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

  ——訪北京師范大學“一帶一路”學院執行院長胡必亮

  光明日報記者 張勝

  “一帶一路”倡議提出7年來,取得豐碩成果。“‘十三五’期間,與我國簽署‘一帶一路’合作文件的國家和國際組織數量大幅增加,到目前已有138個國家和31個國際組織與我國簽署了201份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北京師范大學“一帶一路”學院執行院長、經濟學教授胡必亮說。

  胡必亮表示,這既大幅度拓展了我國對外開放的廣度,也加深了對外開放的深度。在這樣一個不斷擴大的新的國際合作框架下,我國與相關國家在基礎設施建設、境外經貿合作區建設、國際產能合作、金融合作等領域的合作不斷深化。“尤其是我國西部地區迅速轉變成為對外開放特別是向西開放的前沿地區,與中亞、東南亞相鄰國家發展深度融合。”

  胡必亮指出,由于“十三五”時期我國與中亞、中東歐、東南亞以及俄羅斯等積極開展共建“一帶一路”國際合作,大大促進中歐班列的發展,促進中國與這些地區和國家之間跨境貿易發展,對穩定全球產業鏈供應鏈起到重要作用,這一點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表現尤其亮眼。同時,我國與東盟國家多方面積極開展共建“一帶一路”國際合作,對促使中國與東盟國家和日本、韓國、澳大利亞、新西蘭共同簽署《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起到積極促進作用。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建議》強調,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對此,胡必亮表示,應從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我國面臨的國際國內環境及其變化的實際情況出發,結合《建議》,把握好以下五個方面的工作要點。

  胡必亮說,首先是抓住核心,著力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要全面系統地理解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的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十四五”時期,更需要把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作為基本引領,通過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深化我國與相關國家的務實合作,促進共同發展。

  “再就是把握重點,繼續加強互聯互通建設。”胡必亮表示,在這方面除繼續做好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建設工作外,還要加強軟聯通建設,進一步推進我國與相關國家在規劃、機制等方面的對接;加強在政策、規則、標準方面的聯通;更加緊密地在教育、科技、人文方面開展合作。在此基礎上,構建我國與相關國家更好的全球互聯互通伙伴關系。

  “今年全球疫情蔓延,根據抗擊疫情過程中所暴露出的問題,應進一步深化國際產能合作,補短板、強弱項。”胡必亮表示,比如,對于很多“一帶一路”相關國家而言,應特別重視加強農業生產,保障糧食安全;應特別重視基本醫療衛生防護用品和藥品生產,確保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等。

  同時,還要完善體制機制,促進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可持續發展。要堅持按經濟規律辦事,以市場為導向、以企業為主體推進各項經濟合作項目的開展;堅持多元化的投融資體系,充分發揮資本市場在多元化融資中的重要作用,同時要遵循國際慣例和債務可持續原則。

  “最后就是要特別注意防范風險。”胡必亮說,由于受疫情、世界經濟衰退以及更加復雜的國際政治環境等多種因素綜合影響,“十四五”期間“一帶一路”投資建設風險顯著提高,管控風險需要根據不同情況,在深入研究的基礎上,采取有針對性的策略。

  《光明日報》( 2020年12月07日 0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