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各民主黨派中央、全國工商聯和無黨派人士以各種形式深入學習領會中共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大家表示,要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充分發揮統一戰線優勢,勠力同心、凝聚力量,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上,推動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不斷取得新的更大成就。

  大家高度評價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中共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國“十三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巨大成就,認為這些成就進一步彰顯了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優勢,也更加堅定了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奮力奪取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勝利的信心和決心。

  民盟中央副主席 程紅:“十三五”時期,在5年的時間之內,我們有5575萬的農村貧困人口全面地脫貧,我們是第一個實現了聯合國千年目標中減貧目標的發展中國家,還提前了10年,成效之顯著,是世所罕見。困擾我們中華民族千百年的貧困問題即將得到歷史性的解決,這也是我們民族復興一個非常重要的一大步。

  致公黨中央副主席 呂彩霞:過去的一年,我們國家面臨脫貧攻堅全面收官和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國際形勢錯綜復雜。我們國家堅持新發展理念,堅定不移地推進改革開放,任憑風浪起,堅定,沉著,有力地應對各種風險和挑戰,彰顯了中國共產黨的初心和戰勝一切的必勝信心。

  十九屆五中全會描繪了“十四五”發展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藍圖,大家一致認為,《建議》充分體現時代新變化,符合實踐新要求,反映人民新期待,是今后5年乃至更長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行動指南,必將匯聚起奮進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強大力量。

  民革中央副主席 劉家強:全會審議通過的《建議》,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綱領性文件,充分體現了中共中央高瞻遠矚、總攬全局、深謀遠慮、運籌帷幄的戰略眼光和戰略定力,對于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

  農工黨中央副主席 龔建明:《建議》鮮明地提出了,“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目的。必將動員和激勵包括各民主黨派在內的全國各族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奠定堅實基礎。

  民進中央副主席 高友東:要實現“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必須堅持中國共產黨的全面領導,充分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廣泛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形成推動發展的強大合力。我們要以履職能力新提高和履職盡責新作為,充分體現出新型政黨制度的獨特優勢和作用,為奪取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勝利貢獻力量。

  大家表示,全會指明了新征程的前進方向,要認真學習貫徹落實全會精神,繼續深入開展調查研究,反映社會訴求,為制定好“十四五”規劃,奪取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勝利貢獻智慧。

  民建中央副主席 李世杰:民建作為參政黨,要圍繞“十四五”規劃實施,特別要抓住改善營商環境、做大做強產業鏈、促進消費、擴大內需等社會經濟發展關鍵問題,發揮我們與經濟界密切聯系的優勢,深入調查研究,積極建言獻策。

  九三學社中央副主席 賴明: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充分彰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中共中央對科技創新的高度重視和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高瞻遠矚。九三學社作為以科學技術界高、中級知識分子為主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參政黨,我們要圍繞完善國家創新體系、加快建設科技強國,在建言資政、凝聚共識方面作出貢獻。

  臺盟中央副主席 吳國華:公報中明確指出“推進兩岸關系和平發展和祖國統一”,作為由定居在祖國大陸的臺灣省人士組成的參政黨,我們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信心滿懷!我們將進一步凝聚全盟思想共識,以臺盟人的堅實作為,為推進兩岸關系和平發展和祖國統一作出新的貢獻!

  全國工商聯副主席 李兆前全國工商聯將團結帶領廣大民營經濟人士,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習近平總書記對民營經濟健康發展和民營經濟人士健康成長的要求上來,努力踐行新發展理念,積極投身新發展格局,聚焦企業技術創新能力提升,積極履行社會責任,為把“十四五”規劃從藍圖變成現實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無黨派人士 高鴻鈞:無黨派人士要充分發揮各自在專業領域方面的優勢,把個人理想和國家的發展融為一體,在世界科技前沿、國家科技短板等方面協同攻關,為兩個100年的奮斗目標努力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