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北方網訊: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高度評價“十三五”巨大成就,深入分析新發展階段面臨的新機遇新挑戰,科學擘畫“十四五”宏偉藍圖,統籌考慮“十四五”規劃與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對動員和激勵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戰勝前進道路上各種風險挑戰,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好局、起好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我們要深刻把握全會精神,堅定信心,頑強奮斗,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
滿懷信心邁入新征程
開局決定結局,信心成就偉業。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要實現“十四五”各項任務,挑戰嚴峻,任務艱巨,我們要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必須振奮精神、堅定信心、不畏艱險、敢于勝利。
在巨大成就中振奮精神。“十三五”時期,我們堅持新發展理念,堅定不移推進改革開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了決定性成就,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向前邁出了新的一大步,社會主義中國以更加雄偉的身姿屹立于世界東方。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躍上新的大臺階,預計二〇二〇年國內生產總值突破100萬億元;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在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取得歷史性進展,中等收入群體規模持續擴大,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社會保障體系,尤其是脫貧攻堅成果舉世矚目,書寫了人類反貧困史上的偉大奇跡;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加快推進,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治理效能持續釋放,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優勢進一步彰顯,尤其是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嚴重沖擊,我們充分發揮集中力量辦大事、辦難事、辦急事的制度優勢,疫情防控和經濟恢復走在世界前列。
在辯證看待挑戰中凝聚共識。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國面臨一系列新機遇新挑戰,尤其需要在新矛盾新挑戰面前堅定信心。審視國內,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然突出,重點領域關鍵環節改革任務仍然艱巨,創新能力不適應高質量發展要求,農業基礎還不穩固,城鄉區域發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較大,生態環保任重道遠,民生保障存在短板,社會治理還有弱項;環顧世界,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國際力量對比深刻調整,國際環境日趨復雜,全球化遭遇逆流,保護主義、單邊主義上升,不穩定性不確定性明顯增加。我們要全面、辯證、發展地看待新矛盾新挑戰,凝聚共識,振奮精神。信心煥發力量,我國已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制度優勢顯著,治理效能提升,經濟長期向好,物質基礎雄厚,人力資源豐富,市場空間廣闊,發展韌性強勁,社會大局穩定,繼續發展具有多方面優勢和條件,我們有信心有能力趨利避害、迎接挑戰;創新贏得先機,科技創新是一個重要變量,下好這一先手棋,催生新發展動能,不但可以消除近憂渡難關,而且可以贏得先發優勢,謀求長遠發展;挑戰蘊含希望,面對資源、生態約束的嚴峻挑戰,我們加快轉變發展方式,調整產業結構,轉換增長動能,可以大力發展新基建、新網絡、新業態和新技術,開出一片新天地;壓力變成動力,西方大國在芯片上卡我們的脖子,反而倒逼我們加快提升自主創新能力,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劣勢轉為優勢,發展短板既是劣勢,也是空間、希望和未來,補齊民生領域短板必將促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進一步拉動內需;危機孕育希望,危中有機、同生并存,不是長期高增長、粗放式發展走向“山窮水盡”,就迎不來今天中高速、高質量發展的“柳暗花明”;變局造就新局,逆全球化思潮蔓延,世界經濟出現嚴重衰退,促使我們把擴大內需作為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共產黨人是正視矛盾直面挑戰而又勇于斗爭敢于勝利的徹底唯物主義者。事在人為,我們有堅強決心、堅定意志、堅實國力應對挑戰,有足夠的底氣、能力和智慧戰勝各種風險,任何國家任何人都不能阻擋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的歷史步伐。
在認清發展大勢中增強信心。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疊加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觸動國際政治、經濟、科技、文化、安全格局深刻調整,世界進入了一個動蕩變革的時期。對此,我們不能悲觀恐慌、消極等待,而要以全面、辯證和長遠的眼光認清大勢,保持戰略定力,增強機遇意識,在危機中看到生機和希望。一要認清“變”中“不變”,我國發展仍然處于重要戰略機遇期,和平與發展仍然是時代主題,經濟全球化仍然是歷史潮流,共克時艱、合作共贏是全世界唯一正確的選擇,我國經濟發展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經濟韌性好、潛力足、回旋空間大的基本特質沒有變、經濟持續增長的基礎條件沒有變、經濟結構調整優化的前進態勢沒有變;要胸懷“兩個大局”,統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深刻認識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帶來的新特征新要求,深刻認識錯綜復雜的國際環境帶來的新矛盾新挑戰,深刻認識“十四五”時期我國將進入新發展階段的重大判斷,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緊扣推動高質量發展,著力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我們就能于變局中開新局;要主動迎接挑戰,面對未來更多逆風逆水的外部環境,準確識變,主動應變,強化底線意識,發揚斗爭精神,勇于開頂風船,就能應對一系列新的風險挑戰,努力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發展。
歷史照亮今天,藍圖擘畫未來。我們堅信,創造“當驚世界殊”發展成就的中華民族、書寫了人類發展史上偉大傳奇的中國人民,必將書寫更新更美的時代篇章,創造更大的發展奇跡。
頑強奮斗奪取新勝利
藍圖已經繪就,貴在真抓實干。我們要從“十三五”巨大成就中汲取信心力量,深刻把握歷史性變革蘊藏的內在邏輯,弘揚偉大的改革開放精神、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偉大的抗疫精神,抓住機遇,應對挑戰,主動求變,頑強奮斗,奪取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勝利。
加強黨的全面領導,落實發展保證。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中國共產黨領導。我國在一個不穩定不確定的世界中謀求發展,必須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更要加強黨的全面領導。一要做到“兩個維護”。要內心認同,“十三五”實踐再次證明,有習近平同志作為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領航掌舵,有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一心、頑強奮斗,我們就一定能夠戰勝前進道路上出現的各種艱難險阻,一定能夠在新時代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更加有力地推向前進;要忠實踐行,始終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做到黨中央提倡的堅決響應、黨中央決定的堅決執行、黨中央禁止的堅決不做。二要推進自我革命。打鐵先得自身硬,自我革命方能永葆青春。自覺經受黨內政治生活的洗禮,用好批評和自我批評武器,開展積極的思想斗爭,尤其要勇于刀刃向內、“向我開炮”,堅持“政治體檢”,經常“紅臉出汗”,把正用權“方向盤”,筑牢風險“防火墻”,建好安全“隔離區”,系緊廉潔“安全帶”,防微杜漸,警鐘長鳴。三要提高領導能力。面對復雜形勢和艱巨任務,我們要在危機中育先機、于變局中開新局,要提高政治能力、調查研究能力、科學決策能力、改革攻堅能力、應急處突能力、群眾工作能力和抓落實能力。尤其要練就過硬的政治能力,堅定正確政治方向,不斷提高政治敏銳性和政治鑒別力,自覺加強思想淬煉,勇于經受政治歷練,始終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老實人”。要抓鐵有痕、踏石留印,腳踏實地、狠抓落實,對“十四五”規劃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謀劃、戰略性布局、整體性推進,確保各項決策部署落到實處。
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實現發展目的。“十四五”規劃要求“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發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一要堅持人民至上,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更加聚焦人民群眾普遍關心關注的民生問題,提高人民收入水平,改善人民生活品質,扎實推動共同富裕,健全基本公共服務體系,提高社會建設水平,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二要相信依靠群眾,健全民主制度、拓寬民主渠道、豐富民主形式、推進人民當家做主的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充分保障人民平等參與、平等發展權利。三要端正“政績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作為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把為民造福作為最重要的政績,不慕虛榮,不務虛功,不圖虛名,反對官僚主義、形式主義,切實做到為官一任、造福一方。
構建新發展格局,把握發展重點。構建新發展格局是根據我國發展階段、環境、條件變化提出來的,是重塑我國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的戰略抉擇,對推動“十四五”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一要用新發展理念引領,使創新成為第一動力、協調成為內生特點、綠色成為普遍形態、開放成為必由之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二要緊扣推動高質量發展,注重轉變發展方式,使經濟增長動力從要素驅動轉向創新驅動,從投資拉動轉向投資內需雙驅動,從兩頭在外轉向自主與開放兼容。三要把握循環暢通要義。高度重視擴大內需,更多依托國內市場,消除要素流動障礙的阻滯,形成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動態平衡。新發展格局絕不是封閉的國內循環,而是開放的國內國際雙循環,要更加主動利用好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形成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
堅持深化改革開放,激活發展動力。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上強調,“以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風雨無阻的精神狀態,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在更高起點上推進改革開放”。進入新發展階段,改革又到了一個新的歷史關頭,其復雜程度、敏感程度、艱巨程度不亞于40年前,必須拿出更大的勇氣、更多的舉措。一要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營造長期穩定可預期的制度環境。二要永葆“闖”的精神、“創”的勁頭、“干”的作風,新征程有許多“雪山”“草地”需要跨越,有不少“婁山關”“臘子口”有待征服,勇于涉險灘,敢啃硬骨頭,破除深層次體制機制障礙,解決制約高質量發展的突出問題。三要優化政府管理和服務,全面推行權力清單、責任清單、負面清單制度,加快構建親清政商關系。四要在更高的起點上擴大開放。要堅定對外開放信心決心,對外開放是基本國策,要保持戰略定力,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決不能被逆風和回頭浪所阻;要全面擴大開放,以開放、合作、共贏胸懷謀劃發展,凡是愿意同我們合作的國家、地區和企業,我們都要積極開展合作,形成全方位、多層次、多元化的開放合作格局;要全面提高對外開放水平,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形成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