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過500天,2022年2月4日,北京冬奧會將拉開大幕。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2022年冬奧會在北京舉辦,是中國體育和經濟社會發展同世界奧林匹克運動發展開創雙贏局面的重要契機,也將進一步激發中國民眾對奧林匹克運動的熱情,帶動更多中國人關心、熱愛、參與冰雪運動,為奧林匹克運動發展和奧林匹克精神傳播作出積極貢獻。我們將全面兌現在申冬奧過程中的每一項承諾,為世界奉獻一屆精彩、非凡、卓越的冬奧會。”
從2015年7月31日申辦成功那一刻起,在無數關注的目光中,中國與奧林匹克運動的又一次“握手”,正寫下全新篇章。
回首5年來走過的籌辦之路,“綠色、共享、開放、廉潔”的辦奧理念,始終引領著各項籌辦工作扎實推進,也為區域協同發展和產業更新升級搭載了新的引擎;場館和相關基礎設施建設高效有序,坐落于北京奧林匹克公園的國家速滑館“冰絲帶”已拔地而起,晶瑩剔透的曲面玻璃幕墻如同絲帶飛舞一般靈動;“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的愿景,不斷壯大著參與冰雪運動的人群,為中國和世界冰雪運動發展注入新的活力;籌辦工作積極呼應《奧林匹克2020議程》,為奧運會的改革與發展積累起寶貴經驗,傳遞著中國智慧、中國信心……
“北京冬奧會的籌辦工作振奮人心。”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這樣評價。奧運史上的首座“雙奧之城”,正在奮進中將藍圖一一化為現實。倒計時500天的腳步,踏實中蘊含著期待,從容中透射出自信。
從綠色場館建設到智慧城市運行,創造“可持續、向未來”典范
北京冬奧組委有一份任務總表,涉及51個業務領域、分解為3000余項任務。過去一年多來,冬奧會和冬殘奧會吉祥物“冰墩墩”“雪容融”發布,籌辦工作完成一項里程碑任務;市場開發不斷取得新進展,贊助企業總數達到34家,特許產品銷售勢頭良好;第一屆冬奧優秀音樂作品發布,獎牌、火炬和制服裝備的視覺外觀設計方案在線上開啟公開征集;《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可持續性計劃》發布,將北京冬奧會與北京市、河北省的賽區環境、區域發展和民生改善有機融合;延慶賽區的國家高山滑雪中心競速賽道及配套設施全部完成,環境保護、生態修復與規劃建設同步推進……一件件任務的完成,標示著冬奧籌辦有序推進的節奏。
位于張家口賽區的古楊樹場館群呈現熱火朝天的建設景象。這里的國家跳臺滑雪中心處于山谷之間,施工難度大、環保要求高,是張家口賽區工程量最大、技術難度最高的競賽場館之一。
面對困難,建設者們迎難而上“啃下硬骨頭”。“從2018年5月開工以來,我們集中力量加強技術攻關,連續攻克了施工作業面小、對山體支撐固定要求高等多個難題,多項技術填補了國內空白。”施工單位技術總工程師張裕說。
國家速滑館“冰絲帶”已經完成“天幕”的編織。其中索網張拉環節如同為場館搭建“骨架”,難度前所未有。為了確保成功,設計師們分析了上萬種不同情況,并在實驗室搭建起比例為1∶12的“迷你骨架”,反復進行試驗論證。所有的創新嘗試不僅在攻克當下難關,也將成為冬奧會留給未來的寶貴財富。
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給籌辦工作帶來不小挑戰。為了高質量高標準完成建設,冬奧建設者們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堅持籌辦工作力度不減弱、標準不降低,做到“防疫、辦賽”兩不誤。按計劃,北京冬奧會所有競賽場館將在年內完工,相關基礎設施建設將與場館同步完成。
綠色可持續性理念,是冬奧場館建設中的鮮明標簽。以北京賽區為例,國家速滑館等4個冰上項目場館采用目前世界最環保的制冰技術,場館碳排放趨近于零。同時,所有場館都在積極實現賽時與賽后可利用、可經營、可持續的目標,達到冰場和夏季項目場地雙向轉換的能力。
“可持續、向未來”,北京冬奧會提出的可持續性愿景,更深遠的意義在于“創造奧運會和地區可持續發展的新典范”。“按照申辦時的承諾,冬奧會全部場館正嚴格按照國家綠色建筑標準進行建設,在節能、低碳能源、廢棄物與廢水處理等方面成為示范。”北京冬奧組委總體策劃部可持續發展處處長劉新平表示,“諸多科技成果轉化應用后,將為智慧場館,乃至智慧城市建設提供支持。”
從產業轉型升級到區域協同發展,籌辦成果惠及廣大民眾
56歲的張家口市崇禮區居民溫昌,一大早就搭乘公司的通勤車上班。他工作的太舞滑雪小鎮正在努力建設夏季戶外運動營地,讓雪場從冬季向四季運營拓展。今年夏天,游客紛至沓來,溫昌的工作忙碌而開心,他說:“崇禮熱鬧了,我們的生活才更有盼頭。”
昔日默默無聞的塞外小城崇禮,正迎來前所未有的轉型發展機遇。冬奧會為超過3萬名當地人提供了與冰雪產業相關的就業機會。來雪場工作前,溫昌是崇禮營岔村的一名農民,和其他村民一樣種地為生。冬奧會讓他們端起了“冰雪經濟”的飯碗,貧困的生活從此改變。
“籌辦冬奧會為張家口創造了大量就業機會,旅游業的發展讓不少農家院的生意蒸蒸日上。”北京冬奧會張家口運行中心常務副主任李莉說,“冬奧會的到來,讓當地群眾真正受益,大伙兒的獲得感實實在在。”
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崇禮區委書記王彪說:“2018到2019雪季,崇禮銷售雪票首次突破百萬張,接待游客281.2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20.5億元,有4個雪場名列2018年全國滑雪場十強。”冬奧會擦亮了“崇禮滑雪”的招牌,2019年5月,崇禮退出貧困縣行列,小城從此煥然一新。
去年年底,京張高鐵建成通車,北京和張家口之間成為“一小時經濟圈”,區域間互聯互通不斷加強,冬奧籌辦為協同發展寫下生動示范。
如何交出冬奧籌辦和本地發展兩份優異答卷?答案就在籌辦進程中——京津冀以治氣、治沙、治水為重點,加強了區域生態環境聯合治理和保護力度,成效日益顯現;延慶、張家口賽區的醫療、餐飲、住宿等公共服務水平逐步提升,賽后將繼續為當地民眾生活服務;京張體育文化旅游帶建設不斷挖掘資源優勢,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點……冬奧會帶來的影響已遠遠超出體育范疇。
“催化發展成果由城市、地區或國家間的民眾共享,這也應當是奧運會的作用”,國際奧委會奧運會部執行主任克里斯托弗·杜比說,奧運效應不止是賽時17天的體育盛宴,也不僅局限于7年的籌辦時間,奧運會可以在20年甚至更長時間為舉辦城市做貢獻。推動奧運會與舉辦地良性互動,為經濟社會發展賦能,讓百姓生活長久受益,“北京做到了,我們從中學到了很多。”
從冰雪運動熱潮到奧運精神傳播,人文財富融入百姓生活
雪季未到,北京“滑雪戰隊”將培訓安排在了線上,北京安貞醫院的護士長喬杰同樣受益匪淺。5年前愛上滑雪,喬杰的水平不斷提高,聽說冬奧會要組建服務雪上賽事的“滑雪戰隊”,她第一時間報了名。
300多名滑雪愛好者與喬杰一起,利用業余時間練習安裝旗門桿、更換旗門布、犁式滑降和轉彎,逐漸成為雪上賽事賽道作業的“熟練工”。“希望利用我們的專業技能和滑雪技術為冬奧會服務”,喬杰和隊友們為擁有圓夢冬奧的機會激動不已。
冬奧的腳步臨近,全社會參與冰雪運動、助力冬奧籌辦的熱潮在不斷升溫。“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的種子已生根發芽,引領著我國冰雪運動邁上新的臺階。據統計,截至2019年,全國滑雪場數量達到770余家,相比2015年申冬奧成功時增加了25%以上。隨著“北冰南展西擴東進”的步伐加快,冰雪產業蓬勃發展,促進群眾養成健身習慣,助推冰雪運動走進百姓生活。
“雖然2019到2020雪季提早結束,但從長遠來看,國內冰雪產業向上勢頭依然強勁”,張家口崇禮區太舞滑雪小鎮總裁周文茜說,“越來越多的家庭帶著孩子們走上雪場,孕育著冰雪運動的美好未來。”
從社區到校園,從賽場到城市,冬奧會的輻射效應不斷拓展。去年12月,冬奧會賽會志愿者全球招募啟動,報名人數已超過87萬人,其中年輕人占了較大比重;今年舉辦的“2020奧林匹克青少年美術大展”鼓勵孩子們將奧林匹克元素與中國傳統文化相結合進行創作,展開暢想的翅膀;城市無障礙環境的優化,也在為冬殘奧會的順利舉辦奠定基礎。這些活動在帶動大眾參與過程中推廣志愿服務意識,弘揚奧林匹克精神。冬奧會為城市“軟環境”的提升,為社會文明進步增添的人文財富,正一點一滴浸潤在生活中。
9月21日晚,一場主題為“My(我的)冬奧,一起500天”的特許商品線上直播銷售激發了眾多網友熱情參與。加快實施5G、云端導播的項目推進,搭上科技進步的快車,冬奧籌辦打開了更廣闊的傳播空間,呈現出更為多彩的面貌。
從樹立辦賽標桿到激勵新的一代,前行之路更為堅實篤定
北京西郊首鋼園區,高高聳立的煙囪象征著過去,融入敦煌壁畫“飛天”元素的滑雪大跳臺展現著未來。如今,這片工業遺存已“華麗轉身”,用冰雪運動點亮發展之路,顯現出勃勃生機。
巴赫曾在多個場合稱贊首鋼的變化。在樹立辦賽新標桿方面,北京冬奧會已成為國際奧委會《奧林匹克2020議程》的生動實踐。國際奧委會北京2022年冬奧會協調委員會主席胡安·薩馬蘭奇表示,北京冬奧會籌辦工作正穩步向前推進,在奧運遺產及可持續發展兩方面,都將對奧林匹克運動產生引領作用;國際滑雪聯合會秘書長莎拉·劉易斯認為,中國政府和體育主管部門利用冬奧會作為“催化劑”,推動冬季項目產業化發展的理念值得稱贊。
不久前,2020國際冬季運動博覽會在北京成功舉辦,這被巴赫稱為“體育界從危機中復蘇”的積極信號。“還有比北京2022年冬奧會更好的機會嗎?”冬博會上,巴赫在視頻致辭中發出這樣的號召,“以卓越、友誼、尊重和團結的奧林匹克價值觀激勵新的一代,而在當今脆弱的世界中,這些價值觀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要。北京冬奧會的籌辦工作不斷給國際奧委會留下深刻印象。我們都期待著和你們所有人在一起,我們的中國朋友們,在中國偉大的體育史上寫下這一新篇章。不管是在體育方面,還是在迎接未來方面,我們攜手并肩,會更加強大。”
激勵世界,共迎未來;不負韶華,只爭朝夕。從冬奧籌辦到健兒備戰,“一刻也不能停,一步也不能錯,一天也誤不起”的態度貫穿始終。“疫情防控期間,北京冬奧組委體育部共參加5場國際冬季單項體育聯合會大會/技術會議,與各國際體育組織召開51場線上工作會議,涵蓋冬奧會和冬殘奧會所有項目,相關籌辦工作一天都沒有耽誤”,冬奧組委體育部工作人員王釗說。把握好眼下和未來的每一天,前行的腳步就更為堅實篤定。
還有500天,五環旗下將匯聚起五洲健兒,從奧林匹亞到萬里長城,中華文明同世界各國文明的交流互鑒將譜寫新的華章;期待2022,冬奧夢交織體育強國夢,“綠色、共享、開放、廉潔”的辦奧理念與“和平、友誼、進步”的奧林匹克宗旨交相輝映,一個更加開放、自信的中國,將張開臂膀擁抱四海賓朋,迎接冰雪之約,共創美好未來。
《 人民日報 》( 2020年09月22日 01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