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是豐收的季節。秋日的梨都碭山,黃澄澄的大酥梨是絕對的主角兒,再過幾天,碭山酥梨就進入采摘期,位于皖蘇魯豫四省七縣(市)交界的安徽省碭山縣又開始忙碌起來。

  這個擁有百萬人口、百萬畝果園,年產170萬噸水果的皖北農業大縣,依托“互聯網+”,不僅讓碭山的桃“梨”遍天下,成為全國網上農產品銷售第一大縣,還走出一條特色的電商精準扶貧之路。

  梨膏棒棒糖、梨膏果凍、梨膏潤喉糖、梨膏飲料……在安徽龍潤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生產全透明生產車間,工人們正忙著將梨膏棒棒糖打包,而在與生產車間相隔的電商大廈,各類網絡銷售平臺每隔幾秒就有人下單購買梨膏產品。

  “我們所有的原料優先從貧困戶手中收購,今年疫情期間,政府組織我們梨膏企業,為貧困戶家的梨子兜底采購,為貧困戶解決后顧之憂。”公司負責人陳科猛告訴記者,如今,從原料采購、加工生產線,物流運輸等全部環節,都有貧困戶參與其中,而公司參與建設的碭山電商大廈內,更是為貧困戶搭乘互聯網觸網電商開通了快車道,全國脫貧攻堅奮進獎獲得者李娟就是其中之一。

  碭山姑娘李娟從小不幸患上脊髓空洞癥,除了脖子,全身都不能動彈,她用嘴巴咬著觸碰筆在手機上做起電商,在電商平臺闖出一條新路,還帶動了周邊貧困戶一起創業,讓更多人摘掉了窮帽。

  李娟的電商創業是碭山電商扶貧的一個縮影。以李娟為引領,碭山縣注冊成立了電商扶貧合作社,成立了殘疾人電商協會,通過弘揚李娟精神,激發了貧困群眾脫貧的主體意識和內生動力,帶動郝蒙、唐懷智、陳永秋等113人走上了電商創業之路。

  “ 碭山縣擁有近百萬畝吉尼斯認證的世界最大連片生態果園,年產各類水果170萬噸,水果銷售和加工是群眾的主要收入來源。”碭山縣商務局局長徐繼勝介紹,近年來碭山縣主動順應經濟發展新常態,依托豐富的果品資源,搶抓“互聯網+”戰略機遇,以國家第二批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為契機,大力發展農村電子商務,探索了一條政府積極作為、草根踴躍創業、企業自愿轉型的農產品上行電商之路。

  經過幾年的發展,碭山呈現出千軍萬馬共赴電商盛宴的熱潮,目前全縣共有電商企業1696家,網店和微商近6萬家,15萬多人從事電商物流等相關產業,2019年全縣電商交易額突破50億元。碭山縣的電商帶貨模式已經由“點對點”的電商帶貨模式拓展為全域、全民、全品類、全產業鏈、全網平臺的“互聯網+”脫貧興農的新模式,有效帶動1.33萬戶、2.6萬余人擺脫貧困。

  “碭山已經形成了別具特色的電商文化,在碭山,直播已經成為常態化的事情,本土網紅,村級網紅紛紛走上電商直播舞臺,為貧困果農代言,碭山網紅遍地開花。”徐繼勝介紹,僅碭山梨膏在2019年直播活動中單場銷售均超過20萬瓶,銷售額突破600萬元。截至6月底,全縣通過直播銷售碭山水果5000萬斤,網銷額達1.3億元,打造了農產品上行“新引擎”。

  在碭山,投身電商產業大有可為,電商扶貧催生發展動力,越來越多的碭山人奮斗在致富的道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