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貴陽8月7日電題:扶貧路上的“母女”情
新華社記者鄭明鴻、施錢貴
“媽媽,我要喝水。”思思跑進“媽媽”韋菁辦公室,拿起辦公桌上的杯子,接了半杯水喝起來。韋菁在一旁叮囑,讓她喝慢點,小心嗆到。
韋菁是貴州冊亨縣農村信用合作聯社派駐該縣坡妹鎮雙喜村的第一書記,雖然被思思叫作“媽媽”,但她和思思并沒有血緣或法律上的親屬關系。2019年12月,韋菁才第一次見到6歲的思思。
“教育專班來村里檢查是否有遺漏資助對象時,發現一個叫思思的小女孩沒上學。”韋菁說,她曾多次聯系,都沒能見到思思,但從那時起,自己對這個小女孩就多了幾分關注。
曾擔任雙喜村村支書的徐應坤介紹,思思是村里一戶劉姓人家的養女。前些年,思思的爺爺、奶奶和養父先后因病去世,她便跟著姑媽劉某生活。
2019年12月,思思的包保人李蓮為她申請了民政救助資金,但要本人才能在銀行開戶。為此,李蓮電話告知劉某帶思思回雙喜村辦理監護證明,并到銀行開戶。
“臉上又花又黑,頭發打著結,全身臟兮兮的。”2019年12月8日,韋菁在雙喜村村委會第一次見到思思。看著這個小姑娘,她心生憐憫。
第二天,在鎮上的信用社辦好開戶手續后,劉某又帶著思思來到村委會。再次見到韋菁,思思突然叫了聲“媽媽”,這讓韋菁一下子愣住了。
后來,信用社業務經理郭飛告訴韋菁,在信用社辦理開戶時,思思就指著信用社員工信息欄里韋菁的照片,喃喃自語道:“那個人有點像我媽媽。”
“當時辦公室里有3個人,我以為她不是在喊我,卻一直盯著我看。”韋菁說,直到思思走上前來拍了拍她的手,再一次叫她“媽媽”,她才確認思思是在叫自己。
“我沒有媽媽,我就是想喊你媽媽。”思思的話,讓韋菁鼻子一酸,但一時無法接受,她沒有答應。
韋菁和思思的談話,引來了同事圍觀。原來,由于姑媽居無定所,思思這幾年一直四處漂泊,沒少吃苦:晚上在山上睡過、厚衣服沒有一件、苞谷飯充饑將就一天……
得知思思的現狀后,雙喜村人口主任朱明喜和協管員王才麗,表明了領養她的意愿,但都被拒絕了。“我要跟媽媽。”思思的話,韋菁還一直記得。
見韋菁不答應,思思的眼淚在眼眶里直打轉,韋菁只得安撫她說:“叫我媽媽就要聽話”,但心里并未接受。聽到“媽媽”不再拒絕,思思臉上露出了喜悅之情。
12月9日晚,雙喜村村主任葉先華將村里有意收養思思的村民召集在一起,但思思依舊選擇韋菁。
當天晚上,韋菁將思思帶回家,給她洗了澡,把原本打結的頭發也梳順了。韋菁覺得自己和思思間有種莫名的親切感,但她依然很糾結,還沒辦法接受。
兩天后,韋菁撥通了兒子宋志堅的電話,詢問他是否同意思思和自己生活。“兒子很支持,他說思思以后也會叫他哥哥,還主動打電話跟他爸爸講了這件事。”韋菁說,家人的支持讓她下定了決心。
丈夫在黔西南州興義市上班,兒子在外省上大學,家中沒有人照料思思,韋菁便將她帶在身邊駐村。隨著相處時間增長,思思逐漸在韋菁面前打開了話匣子,韋菁也對她的過往有了更多了解。
今年春節,韋菁趕回雙喜村開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思思也跟著她回村。那段時間,思思每天跟隨韋菁往返于各卡點間,成了雙喜村“最小的防疫隊員”。
如今,思思已到了上小學的年紀,韋菁卻犯了愁。“讓她在鎮上讀小學,又怕工作調動;讓她去興義讀,她的戶口得和我們在一起。”韋菁說,因為是獨生子女家庭,她不確定自己是否能順利收養思思。
“不管思思的戶口能不能遷入我們家,我都會繼續資助她。”韋菁說,在過去的大半年里,她和思思形影不離,早已經“互相離不開”了,“既然她叫我媽媽,她就是我的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