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為完成既定目標任務帶來挑戰。

  中國經濟潛力如何、韌性如何、活力如何?“六保”“六穩”如何順利實現?作為疫情防控常態化下的首個購物節, “618”成為觀察中國經濟如何育新機、開新局的重要窗口。

  即日起,人民網推出“618看戰疫下的中國經濟”系列報道,以此契機,觀察中國萬億消費市場下涌動的潮流與活力。

  作為疫情后的首個線上購物節,今年的“618電商購物節”,承載了更多期望,也展現出了更多希望。

  線上線下共同參與、各電商平臺成交額紛紛刷新紀錄、一線城市和下沉市場并重、拼購成為新勢力、市縣官員直播賣貨、3D購提升轉化率……

  節節攀升的數據背后,在業內人士看來,是上下游、產供銷、大中小企業的協同復工達產,是國內消費市場巨大潛力的釋放,更是供需兩側共同助推國內經濟加速恢復循環的生動實踐。

  供給端電商賦能

  助推實體經濟創新提效

  “出口生意不好做,跟著618搞內銷”“喝酒擼串瞎感嘆,不如線上加把勁兒”。6月18日前夕,汕頭市澄海區的一家工廠里打出條幅。這里的工人們卯足了勁兒,加速生產,全力供貨。

  疫情期間網絡消費熱度,讓商家格外期待今年的“618電商節”,各家電商平臺也是火力全開。京東推出超級百億元補貼、千億元優惠和百億元消費券,天貓發放超百億元消費券及補貼,蘇寧啟動“J-10%省錢計劃”。電商平臺與短視頻平臺的“牽手”合作也成為新勢力,京東與快手啟動“雙百億補貼”。

  京東發布的數據顯示,“618”期間消費者累計下單金額達到2692億元,其中187個品牌實現下單金額破億元。“今年‘618’無論在優惠力度、消費者購物體驗、新品發布數量還是品牌銷量增長層面,都是行業和上下游企業參與度最高的一次。”京東零售集團CEO徐雷說。

  唇齒相依,互為依靠。近期,一些電商平臺發布計劃,從保供貨、助經營、促就業三方面入手,挖掘助推品質貨源,為小店提供無息賒購,支持小店經濟,助力穩就業。

  新的供給形式,在不斷完善和成熟。天貓“618”期間,有13個直播間累計成交過億元;蘇寧易購舉辦“618超級秀”直播活動,在5個半小時里的觀看人數破1.2億,成交額突破50億元。不僅是直播,AR(增強現實)技術普及到了消費場景中,天貓平臺上,僅6月1日就有35萬人嘗試AR試妝。

  能帶貨的不只有網紅,一些市長、縣長也參與直播。根據京東透露,618購物節期間在京東超市有一百多位市長、縣長、商務局長來到京東直播間,變身主播賣貨,為家鄉的企業搖旗吶喊。

  有業界人士認為,不同于“網紅”直播,市長、縣長在了解市場需求后,能夠更有針對性調動資源發展地域產業。通過直播的窗口,進一步更有針對性促進市縣經濟的發展。

  需求端消費回升

  為市場加速復蘇添活力

  相比此前“穩定國內有效需求”的提法,2020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要“堅定實施擴大內需戰略”,突顯了當前提振內需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有業界人士表示,培育壯大電商新型消費,不僅有助于緩解當前經濟壓力,而且有助于在中長期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內生動力。

  今年“618購物節”,多地政府通過電商平臺向市民提供現金消費券和補貼,涵蓋線下飲食、住宿、旅游等方面。

  多措并舉,正在拉動消費需求回升。拼多多數據顯示,今年“618”期間,三、四線城市顯示出旺盛的消費需求,且消費升級趨勢明顯。智能家電、廚衛電器、家裝家紡、生活戶外等商品在下沉市場銷量上漲迅猛,同比增速均在120%以上。

  中國貿促會研究院國際貿易研究部主任趙萍表示,全民促銷氛圍使零售行業快速回暖,有助于消費者建立消費信心,強化消費習慣。

  值得注意的是,網絡消費加快增長。商務部數據顯示,1-5月,全國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3.37萬億元,同比增長11.5%,增幅比1-4月加快2.9個百分點;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比重24.3%,比1-4月和去年同期分別提高0.2個和5.4個百分點。

  創新釋放活力

  助力打通經濟循環

  如何把大市場的消費需求,轉變為供給側的創新動能?

  借助新技術,實體企業正在重新思考與互聯網的“相處方式”,不少新模式正從“想法”變為“實踐”。部分商家探索借助大數據賦能,推出量身定制的產品規格、設計和服務。

  京東大數據顯示,6月1日—17日,臺式機電腦品類反向定制產品銷量同比增長近400%;在家電品類中,超過25%的產品都是反向定制產品。

  在接受采訪的各位專家看來,“618”的火熱,不能單看作是一場節日的狂歡,更是經濟發展強大韌性和潛力的體現。

  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副院長、金融學講席教授田軒表示,“互聯網+制造業”可以發揮出1+1>2的效果。兩者合作可以釋放產能價值,將好生產與好生活緊密掛鉤。借助有競爭力的電商服務、成熟的銷售及運營,幫助制造業利用互聯網實現降本增效。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所長王微認為,從購物到服務,從生產到消費、從國內到國際,從社區到政府,全面提升了上線、上云的進程,經濟社會運行的信息化、數字化、智慧化趨勢愈加明顯。數字經濟發展步伐的加快,反映了消費需求和電商創新的方向,釋放出創新驅動發展的動能。

  “目前數字經濟成長速度快于傳統經濟2-3倍、甚至4倍,是一種引擎性的力量。”北京大學教授、深圳市灣區數字經濟與科技研究院理事長曹和平表示,新技術新業態不僅助力了企業發展,而且給產業升級提供了更多空間。

  消費已連續六年成為我國經濟增長第一拉動力。有業界人士表示,在頭部平臺的帶動下,線上消費的新業態有助于為“上下游產銷對接”疏“堵點”,為產業消費“雙升級”接“斷點”。進一步熨平供需兩側的不匹配,暢通產業循環、市場循環和經濟社會循環,做好消費的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