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役說理配圖

  思維方式是看待事物的角度、方式和方法,對人們的言行起決定性作用。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持續,正以一種不可抗拒的力量影響人們思維方式、工作生活和經濟社會發展。特別是人們思維方式的改變,將不可避免地對其思想和行為產生影響,也將不同程度地影響國家和社會治理。

  一是人們系統思維方式的強化,有助于加強集中領導和團結協作。面對這次新中國成立以來傳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圍最廣、防控難度最大的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科學決策、緊急應對,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堅持疫情防控全國一盤棋,堅決打好湖北保衛戰、武漢保衛戰,340多支醫療隊、4.2萬多名醫務人員逆行出征、馳援湖北,各類醫用和防疫物資加緊生產、集中調度,海內外同胞捐錢捐物、守望相助,全國人民群眾特別武漢市民嚴守居家隔離規定……這些集中領導、通盤統籌,團結抗疫、共克時艱,聯防聯控、群防群控等措施和行動,人們看在眼里、記在心中,自覺不自覺地思考著人與人、個人與集體與社會之間的關系。在抗疫實踐與個人思考的反復循回中,思想認識得到升華,思維方式得以改造。整體觀、大局觀進一步增強,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的意識進一步鞏固,社會主義能夠集中力量辦大事的觀念進一步強化,緊緊依靠組織、依靠集體的思想進一步提升,一方有難、八方支援、萬眾一心、眾志成城的精神進一步增強,等等。這些系統的思想和思維方式,有助于人們理解和加強黨的領導、集中領導、團結互助,也有利于增強集體乃至國家的凝聚力戰斗力。

  二是人們底線思維方式的強化,有助于筑牢自我防護和國家安全。受疫情影響,一些行業、產業受到嚴重沖擊,也使人們冷靜地思考自己的未來,加強技能、知識等方面的儲備。抗疫期間,人們自覺勤洗手、戴口罩、不扎堆、不聚集;社區、企業等采取嚴格體溫測量、重點場所定期消毒等防控措施;人們自我防護、個人保護的意識不斷增強;底線思維進一步樹立,這對加強風險防范和應急管理、維護國家安全和穩定很有裨益。

  三是人們創新思維方式的強化,有助于全面實施創新驅動戰略。疫情防控是一項新的課題,沒有太多現成經驗可借鑒,也沒有現成的“特效藥”可防治。但在抗疫斗爭中,我們做到了短時間內確定新冠病毒的全基因組序列并分離得到病毒毒株,并及時向全球共享;迅速開設火神山、雷神山等集中收治醫院和方艙醫院,開創了應對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新途徑;采取老藥新用、研發新的治療手段、中西醫結合等方式多向并進;運用5G、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升級診療、監測手段,提高了防控治療的精準度有效性,等等。這些創新的舉措和行為,讓人們感受到了這些年國家科技發展的巨大進步、創新的巨大力量,也感受到了創新型企業、高校等創新主體在抗疫中的突出作用。同時,人們堅持向科學要答案,聆聽鐘南山院士等權威醫護專家的意見,不信謠、不恐慌、不蠻干;堅持向科技要工作生活便利,遠程上班、授課、購物,等等。“惟創新者進,惟創新者強,惟創新者勝”,敢于超越陳規,善于以新穎、獨創的方法解決問題的觀念深入扎根人心,崇尚創新、尊重科技的意識自覺增強。人們創新思維方式的普遍強化,將有助于國家創新驅動戰略的全面實施,有利于更多人才投身于科技創新之中,推動國家創新體系和生態的重建,促進世界科技強國建設。

  四是人們辯證思維方式的強化,有助于推動和諧社會建設。新冠肺炎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和個人工作生活造成了很大影響,但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疫情的沖擊是短期的、總體上是可控的。黨中央堅持辯證施策、分類指導,立足形勢發展,從最初全面嚴格管控的要求,適時轉變到加強不同地區分級分類防控上來,區分低風險、中風險、高風險,制定相應的政策措施,有針對性地推動人員有序流動、復工復產,等等。從這些政策和策略中,人們感受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實事求是的辯證思想方法。人們辯證思維的強化,將有利于人們更加客觀、全面、準確地理解黨的大政方針政策,更加注重遵循事物發展規律辦事,克服極端化、片面化。

  五是人們全球思維方式的強化,有助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重大傳染性疾病是全人類的敵人。面對新冠肺炎疫情這一全人類的共同危機,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可以獨善其身,必須加強團結和合作。抗疫斗爭中,我國積極提出倡議,加強國際抗疫合作,及時向有關國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組織多場跨國視頻交流分享中國抗疫經驗和方案,派出專家團隊奔赴國際抗擊疫情前線,給不少國家提供了大量應急抗疫醫療物資,與有關國家開展藥物、疫苗研發、防疫合作,有效防止疫情跨境傳播,攜手幫助公共衛生體系薄弱的發展中國家提高應對能力,充分展示了負責任的大國擔當,為打好疫情防控全球阻擊戰作出重要貢獻。從全球抗疫的事實中,人們對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解認識更加直接,對休戚與共、攜手合作的重要性認識也更加深刻。同時,也使人們在思考問題、處理問題中更加注重放眼世界,自覺把事業放在全球環境下去考慮,顧及人類共同利益;更加注重開放合作,集中全球智慧,推動事業不斷創新發展。(作者:廖建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