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擊新冠肺炎)中國民政部:低風險地區可允許相關人員和車輛進入社區

  中新社北京4月11日電 (記者 李亞南)針對快遞、維修、家政等服務行業從業人員“入門難”的問題,中國民政部基層政權建設和社區治理司司長陳越良11日在北京表示,低風險地區要重點核驗相關服務行業從業人員健康碼,在做好出入登記和體溫監測工作后,允許相關人員和車輛進入社區。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當天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優化社區防控筑牢安全屏障工作情況。

  陳越良介紹,推進社區防控工作常態化是當前社區工作的首要任務,廣大社區工作者必須守嚴守牢社區防線。常態化防控關鍵有四條:一是堅持不懈打好持久戰。二是差別化對待處理。三是精準防控,普及健康碼應用,充分應用信息化手段做好入境人員、高風險地區返回人員。四是社會聯動,希望相關行業協會積極發揮作用。

  陳越良表示,民政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即將聯合印發社區防控與服務工作精準化精細化指導方案,區分低中高風險地區和未出現病例、發現病例或者暴發疫情、傳播病例三類社區,精準精細提出做好社區防控、社區服務、居民參與的具體策略,并分別明確了信息化應用的具體任務,指導各地進一步完善應急處置和常態化防控相結合的社區防控機制。

  關于快遞、維修、家政等服務行業從業人員“入門難”的問題,陳越良表示,各地要落實中央“在常態化疫情防控中加快推進生產生活秩序全面恢復”的要求,現在仍然維持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的地區,要統籌復工復產需要和居民生活需求,及時逐步調整社區防控策略。

  “其他地區特別是低風險地區或者未發生病例的社區,要重點核驗相關服務行業從業人員健康碼,在做好出入登記和體溫監測工作后,允許相關人員和車輛進入社區。”陳越良說,對于故意偽造健康碼、躲避檢查的人員,各地要制定相應的處罰措施,一旦發現依法從重懲處。

  “隨著疫情防控轉為常態化,我們要做的就是把大事做實,把小事做好,把細微之事做精。”北京市石景山區八角街道八角中里社區委員會黨委書記兼居委會主任李美紅表示,首先就是當好大門的守門員,讓社區門口管控措施智能化。

  “我們針對第一代出入證紙質容易折損洗毀,容易造成轉借偽造情況,我們免費為社區居民制作、發放了智能的刷卡測溫第二代出入證,實現了全天24小時全時段的分類管理。第二步要做的就是當好為民服務的快遞員,服務百姓要進行精細化,我們以單位、家庭為基礎,為老人、孩子、殘疾人還有社區的特殊困難人群,為他們提供居家養老、關愛服務、文化教育等各項上門服務。我們第三項要做的就是做百姓的健康安全員,實行街區治理常態化。”李美紅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