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說理】在抗擊疫情中讀懂“中國答卷”

  這次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在我國發生的傳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圍最廣、防控難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抗擊疫情是對新中國成立70多年以來、改革開放40多年以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偉大成就的直接檢驗,是對我國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直接檢驗,是對中華民族優良傳統和時代精神的直接檢驗。在大戰大考面前,我們的黨、政府和人民交出了合格答卷。這次抗擊疫情行動,對每個領域甚至每個民族、每個國家引發的震動和思考,已經遠遠超出了疫情和抗疫行動本身。抗疫還未結束,但我們必須承認,這場偉大斗爭實踐,將會給黨和國家帶來一筆豐厚的精神資產,以它的深刻歷史內涵載入中華民族史冊。

  戰疫情,既是一次執政大考驗也是一次初心大實踐,在這場斗爭面前,充分展示了我們黨在重要歷史關頭的中流砥柱作用

  此次新冠疫情,給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帶來巨大危害,給經濟社會發展造成巨大損失。在我國即將實現第一個百年目標的歷史關口,此次疫情是民族復興進程中的一場突如其來的遭遇戰,也是黨長期執政中的一次大考驗。我們看到,黨帶領人民英勇奮戰、共克時艱,社會秩序安定、人民生活有保障,抗擊疫情與復工復產統籌推進,看到的是更多的光明和希望。

  一是堅強的領導核心。疫情發生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親自領導、親自指揮、親自部署,多次主持召開專題會議,聽取關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匯報,不斷作出重要指示,到北京、湖北武漢深入一線調研考察,會見世界衛生組織總干事譚德塞,與世界各國領導人通電話,堅定表明中國防控疫情的決心和信心,表現了大國領袖的責任和擔當。在習近平總書記親自指揮下,黨中央迅速成立中央應對疫情工作領導小組,向湖北派出中央指導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加強協調調度,明確職責,分工協作,為戰勝疫情鼓舞了強勁的士氣、激發了昂揚的斗志、匯聚了不可戰勝的力量。在國家面臨危難的關頭,在民族面臨考驗的時候,一個國家、一個政黨領導核心的重要地位更加凸顯。有了習近平總書記這個堅強的領導核心,抗擊疫情就有了堅不可摧的主心骨,決勝黎明就有了領航定向的指南針。

  二是強大的組織體系。黨的力量來自組織,組織能使力量倍增。戰疫打響后,黨的組織體系高效運轉,9000多萬名黨員、460多萬個基層黨組織迅速行動起來,投入戰斗。各地區成立了黨政主要負責同志掛帥的領導小組,周密制定方案、緊急調配力量、層層傳導壓力,形成了從省到村“五級書記”抓防控的機制。基層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下的基層社會治理體系優勢,統籌居委會、村委會、物業服務公司、業委會、網格員、志愿者等各方力量,發動群眾相互監督,守望相助,布下防控疫情的天羅地網,遏制疫情蔓延勢頭。這種全員發動、全民參與,眾志成城、共克時艱的壯麗場景,只有在共產黨領導下的社會主義中國才能看見。在重大歷史關頭和危機時刻,這種環環相扣、嚴密有序的組織體系和強大的組織能力充分發揮作用,我們黨組織嚴密的獨特優勢充分顯現出來。

  三是真摯的為民初心。人民利益是我們黨一切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面對疫情爆發的嚴峻形勢,廣大共產黨員把人民的利益放在了第一位,以實際行動踐行初心和使命。各級黨委政府始終把醫療救治工作擺在第一位,堅持“應收盡收”、“應治盡治”,集中優勢醫療資源和技術力量救治患者,最大限度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全力做好民生保障工作,加強生活物資供應,確保社會大局穩定。全體黨員踴躍向疫情重災區捐錢捐物,廣大黨員醫務工作者連續奮戰在戰疫斗爭前線,社區黨員、公安干警、基層干部、下沉干部、志愿者不懼風雨、堅守一線,“我是黨員我先上”,讓鮮紅的黨旗在疫情防控第一線高高飄揚。無論形勢任務如何變化,我們黨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的立場不會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不會忘,群眾是真正英雄的唯物史觀不會丟。

  四是科學的戰略策略。打勝仗首先要有正確戰略策略。黨中央審時度勢、綜合研判,采取一系列前所未有的防控和救治舉措。從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準施策的總要求,到堅決遏制疫情蔓延勢頭、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總目標;從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的防控措施,到集中患者、集中專家、集中資源、集中救治的原則;從疫情早期的內防擴散、外防輸入策略,到根據低風險地區、中風險地區和高風險地區分級分類精準施策;從全國一盤棋支援湖北、支援武漢,到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從做好國內疫情防控工作,到積極支援國際疫情防控。實踐證明,黨中央對疫情形勢的判斷是準確的,在不同階段作出的防控決策是科學的,對不同風險地區采取的防控舉措是有效的。這些應對策略,從錯綜復雜的現象中發現問題的本質,抓住了關鍵要害,確保了疫情防控各項工作扎實有序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