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西昌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官方微博消息,3月30日15時,西昌市瀘山發生森林火災。目前正值春季,風干物燥,誘發森林火災事故的潛在因素增多。一旦發生了森林火災,盡管全力救火,但仍然會給人民群眾生命財產造成重大損失。當前正是疫情防控期間,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莫忘山林火情防范。救火不如防火,防火于未燃,最為重要。與其在火災中頻頻舉起“滅火器”,不如在源頭上筑起一道“防火墻”。
首先,必須完善森林防火履責體系。各地要做好本行政區域內的防火工作,加強領導,及時研究、部署防火工作,加強檢查與督促。按照行政首長負責制原則,逐級簽訂防火目標責任書,劃定防火區域,明確防火責任。通過行政區域負責制、單位系統負責制、分片劃區責任制、家長負責制及制定防火公約、制定獎懲制度等一系列制度的建立,規范、完善防火管理工作。
同時,必須強化森林防火安全意識。其一,加強防火宣傳,提高全民防火意識。防火是一項群眾性很強的工作,必須依靠廣大群眾積極參與,群防群治。因此,要經常向廣大群眾開展防火宣傳教育,從思想上認識到火災危害的嚴重性,在廣大干部、群眾思想上建立起一道防火線,做到防火于未燃,這是做好防火工作的關鍵。其二,要引導市民樹立良好的風俗習慣。我國自古就有清明上墳燒紙、放鞭祭奠先人的習俗,這是引發森林火災的重大隱患。應禁止在三級風以上、周圍有可燃物的條件下燒紙、放鞭,做到火滅人走,自覺杜絕火災隱患;倡導市民用鮮花替代燒紙、放鞭祭祖,既安全又文明。其三,嚴格控制火源,加強對野外火源的管理,也是防止發生森林火災的有效辦法。
特別是,必須落實森林防火督查機制。各地要層層建立防火組織,落實人員、經費、設施等,在防火期內對防火區域進行日常巡查,增加巡邏密度、延長巡邏時間,密切關注火情;定期對滅火設施設備進行保養、檢修,確保其準備充分、使用正常;嚴格督查,對防火失職行為,無論是否發生火災,一律嚴厲問責。森林安全是關系社會穩定、經濟發展的大事,人人有責 。讓我們攜起手來,樹立森林防火意識,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確保不因為自己的疏忽而引發火災,共同維護森林資源和綠色家園。(南方網張西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