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與應急管理:人民的答卷”主題征文
疫情防控關乎生命,復工復產關乎生計。當前,疫情防控形勢持續積極向好,生產生活秩序有序恢復,復工復產如火如荼。這是積極響應、貫徹和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指示,是把疫情對群眾生活和企業生產的影響降到最低的具體舉措。
雖然我們在復工復產前面臨不少問題,如防疫醫療物資的緊缺、企業復工審批程序復雜繁瑣等,但通過全力以赴、日夜兼程增產擴能,大量口罩、防護服、消毒液等投入市場;加快審批速度,簡化審批流程,推進了企業快速復工復產。為了杜絕復工復產企業再次“搖擺”,當前面臨的問題仍不容忽視。一是部分勞動力流失,企業“招工難”、“用工荒”;二是產業鏈上下游不順暢,不少下游企業仍處于停工停產狀態,導致了一些企業復工的時候面臨“無貨可用”的窘境,只能被迫降低生產負荷。三是資金鏈緊張、斷裂。企業生產的產品沒有銷路,固定支出大于營業收入,這些都成為了不少企業復工之后將要長期面臨的困境,需要進一步為企業復工復產“把脈開方”、保駕護航。
招工加速促返崗,協調溝通穩就業。春節前夕“辭工潮”的出現,加上疫情影響下,員工流動性受阻,企業面臨階段性“用工荒”。保證企業復工復產“最后一公里”暢行,要重點落實分區分級精準防控策略,打通交通運輸的“任督二脈”,開辟員工返崗綠色通道,組織“點對點、定制化班線,家到廠、一站式上崗”直達運輸服務;建立完善重點企業派駐聯絡員制度,暢通信息渠道,溝通協調用工問題;做好當地勞動力就業需求和就業崗位底數的調查摸底工作,精準推送用工企業招聘信息,通過線上“春風行動”架起務工人員與用工企業之間的橋梁,精準組織勞動力就業轉移。
責任加實暖企心,精準幫扶促發展。各級政府需加強部門聯動,強化屬地責任,組織梳理上下游產業鏈上存在的主要瓶頸,摸排未復工復產的主要配套企業、可替代企業清單,馬不停蹄加以協調推進;對梳理出的下游供應鏈企業,要靠前服務精準指導,用好用足援企穩崗政策;同時充分發揮行業龍頭企業的作用,發揮科技創新引領支撐,利用工業互聯網平臺開展原材料、設備等供應商直接對接,實現線上和線下協同,助力復工復產。
政策加碼強信心,改革提速激活力。建立企業資金需求“直通車”,通過企業資金需求服務熱線、涉企服務平臺等金融服務快速響應機制,直接與企業進行“一對一”交流,從金融、稅務、政務服務等多方面提供政策咨詢。加快研究出臺階段性、有針對性的減稅降費政策,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深化金融體制改革,允許通過信貸、債券等方式融資,放寬對中小企業的融資抵押條件,有利于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推動供應鏈融資的發展。
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復工復產,貴在精準,要在落實,重在實效。要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韌勁、“不破樓蘭終不還”的拼勁,沉下心來、撲下身子、苦干實干,按下復工復產“快進鍵”跑出經濟發展“加速度”,實現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雙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