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習近平總書記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上強調,要接續推進全面脫貧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到今年2月底,全國832個貧困縣中已有601個宣布摘帽,179個正在進行退出檢查,未摘帽縣還有52個,區域性整體貧困基本得到解決。摘帽之后怎么辦,那就是不歇勁、不停頓,乘勢而起推進鄉村振興戰略。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之年,黨中央印發一號文件,明確提出要“對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補上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短板”。這是確保如期實現全面小康社會的重要舉措,是加快鄉村振興的必然選擇。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必須用足要素支撐,強化制度供給,加快形成工農互促、城鄉互補,全面融合、共同繁榮的新型城鄉關系,為鄉村振興注能驅動。
創新投入方式,加快補上短板。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要求和廣大農民群眾的期待相比,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發展仍然存在不少差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必須加大財政和社會資本投入力度,補上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短板,才能加速農業農村經濟發展,助推經濟高質量發展;A設施建設投入量大,單靠公共財政主渠道難以滿足需求,這就需要構建多渠道社會化投入模式。
在政府投入體系中,應支持地方發行一般債券用于鄉村公益性項目,鼓勵地方發行項目融資和收益自平衡的專項債券,用于有一定收益的公益項目建設。創新財政涉農資金使用方式,推行以獎代補、先建后補、貸款貼息等,激活鄉村基礎設施建設的積極性。社會事業發展的重點應向農村傾斜,促進公共教育、醫療衛生、社會保障等資源更多投向農村,逐步建立健全全民覆蓋、普惠共享、城鄉一體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
深化制度改革,發掘潛在活力。應以深化產權制度改革為啟動點,引導社會資本“上山下鄉”,激活生產要素,盤活農村產權,推動農民增收致富。隨著農民就業結構、收入結構和居住地的變化,真正的農民在不斷減少。農村“后繼乏人”,表面看農村在步入“空殼化”的窘境,實質上為鄉村振興提供了契機。鄉村振興根本上在于農民的轉移,只有依附在土地上的農民減少了,農村才能真正實現現代化。只要不失時機深化土地制度改革,調整完善對集體所有權、農戶承包權、土地經營權的賦權,防止資源浪費閑置,引入資本激活,鄉村振興就不缺內生力。
提升職業魅力,打造聚才“洼地”。任何事業都是人才干出來的,人才匱乏就不可能有鄉村振興。讓農民成為一道光環,農村就不會缺建設人才。實現當農民收入不薄,充滿職業榮譽感,不單是三農內部之間的問題,還涉及到城市的積極拉動和輻射帶動。城鄉之間的良性互動,可以實現深加工產業鏈條嫁接和生態農業直供,有利于保障農業部門穩定增收。農民要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農村社會保障體系建設也很重要。完善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和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統籌城鄉社會救助體系,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這些“幸福軟件”配置到位了,農民的職業自豪感才能撐起來,愿意把青春獻給農村、農業的人就會越來越多。(張全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