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武漢3月6日電 題:不畏艱險,深入一線——“武漢保衛戰”一線新聞工作者素描
新華社記者胡浩、趙文君、鄭璐
這是一場突如其來的阻擊戰、總體戰。新冠肺炎疫情來勢洶洶,傳播速度之快、感染范圍之廣、防控難度之大前所未有。
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根據中宣部的部署,廣大新聞工作者不畏艱險、深入一線,奔赴抗擊疫情主戰場。
宣傳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踐行增強“腳力、眼力、腦力、筆力”要求,報道疫情最新動態,傳播疫情防控知識,書寫抗“疫”一線感人事跡,營造強信心、暖人心、聚民心、筑同心的輿論氛圍,新聞戰士始終與人民群眾同呼吸共命運。
到戰火中去記錄生死之疫
“如果你的報道不夠好,那是因為你離現場不夠近”,這是許多記者的座右銘。
“作為一名新華社‘老兵’,我再次回到‘戰場’。”新華社記者王毓國18年前曾深入阿富汗反恐戰場采訪。如今,面對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役,他和他的戰友,從北京奔赴武漢。除夕夜,新華社記者熊琦進入武漢中南醫院重癥隔離病房采訪,最早發回《重癥隔離病房里的除夕夜》等現場報道。
1月20日,新華社啟動應急報道響應機制,隨后成立武漢前方報道指揮部,平均每天播發各類稿件200多條,推出了《黨旗,高高飄揚在防控疫情斗爭第一線》《將戰“疫”進行到底——寫在武漢疫情防控的關鍵階段》《英雄的城市,英雄的人民》《托舉生命的方舟——方艙醫院建設記》等一批“鎮版刷屏”之作,鼓舞奮戰在抗疫一線的萬千英雄向前,向前,再向前!
“在國家需要的時候,我們就應該沖鋒在前。” 中國攝影家協會主席、人民日報社記者李舸率領的赴湖北抗擊疫情攝影小分隊,協調在抗擊疫情一線的骨干攝影力量,分赴各家醫院,為全國馳援湖北的4.2萬名一線醫務人員每人留下一幅“戰疫”肖像。
疫情無情,人間有愛。
除夕之夜,2020年央視春節聯歡晚會史無前例地未經彩排增加節目《愛是橋梁》。這一節目開始時的視頻內容,正是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記者蔣曉平和他的同事們在武漢市金銀潭醫院持續蹲守采訪而得。擔心他安危的妻子在朋友圈中寫道:“明知前方有病魔的威脅,你依然選擇逆向而行,并不是不知那里有危險,只是職責所在,所以義無反顧。”
阻擊疫情的戰場上,疫情就是命令,一批批新聞“戰士”聞令而動,毅然逆行,不畏生死,沖鋒陷陣,踐行“四力”。
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第一時間抽組前方宣傳報道分隊,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先后3批次派出24名記者,解放軍文化藝術中心派出攝影力量。解放軍報攝影記者王傳順已在武漢奮戰一個多月,5次深入最危險的“紅區”。他的同事高立英是報道分隊唯一的女記者,除夕當天才回到石家莊家里,她主動請戰,大年初一中午即趕赴武漢。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廣電部記者樊斌和戰友們連續奮戰,精心采制230余條現場報道。
經濟日報記者瞿長福曾多次參加急難險重采訪,是中央媒體戰“疫”隊伍中年齡較長的記者。他緊急受命帶領團隊奔赴武漢,帶頭到醫院、菜場、社區、企業采訪,推出了“來自戰‘疫’一線的紀實報道”“英雄的城市,英雄的人民特別報道”等系列主題全媒體作品。
“我是記者,我是黨員,長期跑衛生戰線,情況我最熟,最危險的地方,我上!”1月21日,湖北廣播電視臺記者謝珍和同事一起前往武漢同濟醫院發熱門診,成為第一批進入定點醫院采訪的記者之一。
1月23日,澎湃新聞記者魏凡第一次穿上防護服,走進荊州胸科醫院重癥隔離區,與患者面對面交流;1月28日,中國婦女報記者徐旭從北京抵達武漢,傾聽女醫生張繼先講述及時上報疫情、團隊“零感染”的抗疫故事;2月5日,南方都市報記者鐘銳鈞與同事從廣州出發趕赴武漢,此后他們蹲守漢口醫院隔離病房,搶拍一個個感人的真實瞬間……
全力以赴、盡銳出戰,根據中宣部的統一部署,按照中央指導組的統一安排,400多名來自全國各地的記者深入湖北和武漢一線,與當地媒體同仁并肩戰斗,同湖北人民武漢人民并肩作戰,同舟共濟,在抗擊疫情中書寫責任擔當。
到群眾中去傳遞顯政共識
疫情防控阻擊戰,也是一場輿論戰、信心戰、信息戰。恐懼、謠言和污名化往往比病毒本身更可怕,戰勝疫情需要科學、理性和團結。
在抗疫一線,新聞工作者堅持新聞報道服務于防疫大局的原則,以筆為槍、抗疫為民,傳遞信息、展示真相,駁斥謠言、澄清謬誤,為提升群眾防控意識、凝聚疫情防控共識、穩定民心激發力量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離漢通道關閉后,網絡上一度盛傳武漢市民生活陷入困境。人民日報社記者程遠州和同事走上街頭,走進超市、加油站、地鐵等公共場所,寫出《直擊:離漢通道關閉第一天》,澄清不實傳言;針對公眾對疫情的恐慌,采訪多家醫院醫護人員,報道治愈出院患者和醫護人員的一線認知,傳遞理性科學的信息,為抗疫打氣。
農村地區的疫情防控工作一度較為薄弱。新華社記者徐海波在1月22日采寫《疫情防控別把農村漏了》予以呼吁。一周后,他踏上下鄉路,深入六七個縣市的鄉鎮村莊,到衛生院和病患家中了解情況,反映民聲。
從1月26日起,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焦點訪談》持續聚焦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話題,凸顯了主流媒體的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2月11日起,《新聞聯播》推出專欄“一線抗疫群英譜”,截至3月5日,已經連續播出24期節目,講述了來自醫療救治一線、基層社區、一線公安干警、志愿者等多個奮戰在抗擊疫情第一線的普通人的故事,展示“平民英雄”的精神力量。
報道最真實的信息,供抗疫決策參考,是媒體職責的一部分。在中央指導組的統一部署下,中央在湖北媒體和部分湖北媒體深入武漢三鎮街道、社區、小區進行摸排,急群眾所急、解群眾之困,深入調查武漢市未收治隔離的“四類人員”情況,人民日報建立專門的網絡平臺,廣泛征集新冠肺炎求助者信息。同時利用各種渠道協助征集有關線索,了解分類集中收治隔離工作的落實進展,推動解決應收盡收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2月9日半夜,環球時報記者崔萌和同事在跟蹤采訪一個社區轉運新冠肺炎重癥患者的過程中,發現由于工作滯后、銜接無序、組織混亂等問題,數十名患者無法得到妥善安置。崔萌和同事迅速向上級反映情況。當夜,中央指導組立即安排,予以妥善解決。次日,中央指導組對事件責任人進行了約談問責。
現代快報記者熊平平和顧煒到社區調查前,提前做了大量功課,找到該社區一些患者信息一一核實,深入社區與基層工作人員面對面細聊,結果發現僅這一個社區就有許多“四類人群”尚未得到收治或隔離,并且拿到了所有名單。
黃岡市衛健委主任“一問三不知”、武漢市紅十字會物資分配存疑、愛心捐贈渠道不暢……媒體的報道不僅推動了問題的迅速解決,彰顯要“急群眾之所急,解群眾之所憂”的導向,更體現出中央對于抗擊疫情的決心和對不作為的零容忍態度。
到平凡中去展現英雄時代
在全社會激發正能量、弘揚真善美,對于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至關重要。
圍繞武漢市等疫情嚴重地區的“防”“供”“治”“安”“暖”等方面工作,中央和湖北主要媒體統一開設“一線抗疫群英譜”“英雄的城市英雄的人民”“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應收盡收刻不容緩”四大欄目,深入宣傳黨中央決策部署、對湖北和武漢疫情防控的關心重視,宣傳一線醫務人員、公安民警、社區工作者、志愿者、基層干部的感人事跡,展現全國各地支援湖北和武漢的情況,展現全國人民團結一心、同舟共濟的精神風貌。
人民日報社記者李昌禹在采訪過程中,與武漢市江岸區新村街道為群社區副主任劉娟成了好朋友。在武漢的這段時間,李昌禹每天跑醫院、進社區,采寫的一線人物報道《我的兄弟在戰斗,我要回去!——一位武漢醫生的千里逆行》《第一道防線,守住!》等報道,生動、真實地反映了抗疫一線醫護人員和社區工作人員沖鋒在前的工作狀態。
“我能做的便是用鏡頭去感知這座城市的脈搏,用文字去書寫這些人的冷暖。”中國青年報記者魯沖前后五次去到武昌方艙醫院,從2月4日凌晨開始建設,到收治首批病患,再到康復患者出院……魯沖見證了生命的“方舟”點燃希望的燈火。
不久前,一張李蘭娟院士臉上深深壓痕的照片刷屏網絡。這張照片,正出自中新社記者安源之手。李蘭娟院士從醫院重癥病房出來后脫下防護服時,疲憊的她下意識地露出了微笑,面部的壓痕清晰可見。安源敏銳地意識到,在疫情防控最吃勁的關鍵節點,李院士作為高級別的專家之一,她的笑容意味著信心和勝利,于是連忙舉起相機,抓拍了這個動人的珍貴瞬間。
臨危受命組建的“強強組合”,成為長江日報此次戰“疫”報道中的黃金搭檔。43歲的史強和50歲的金振強第一個合作作品,是見證武漢120急救車轉運患者。從1月29日接到任務開始,兩人24小時跟隨120急救車,多次見證入戶轉運重癥患者。他們跟隨一線急救人員一起,進入重癥患者家中,近距離記錄、拍攝急救人員工作環境和履職狀態,及救治患者的情況,真實反映120急救人員的內心世界和職業堅守。
自1月29日起,光明日報先后派出四批共15名記者,奔赴武漢一線進行采訪報道。他們發稿始終共用一個團隊的名字:光明日報武漢一線報道組。報道組打造報告文學特色品牌,《那些匆匆而過的人本來如此平常》《那些凝聚起來的力量》《全力救治新冠肺炎重癥、危重癥患者——決戰ICU》等報道,把抗擊疫情中的中國故事講得生動感人,增強正面宣傳的可讀性、吸引力。
從影像日記“這七天,他們都經歷了什么?”,到短視頻“鐘南山示范如何摘口罩”;從發布武漢觀察Vlog,到上線疫情地圖;從發起為最美逆行者亮燈加油的公益活動,到設立信息辟謠專欄,各家新聞單位創新方式方法,充分發揮新媒體平臺傳播作用,不斷提升網上傳播能力,將疫情防控最新消息、一線感人故事、疫情防控小貼士等,制作成圖文、短視頻、H5、抖音、快手等,被廣泛傳播。
抗擊疫情的戰斗仍在繼續。
當前,湖北和武漢疫情防控任務依然艱巨繁重。一線新聞工作者正發揚連續作戰的精神,及時報道權威信息,把鏡頭對準一線、把筆端觸及基層,為打贏“武漢保衛戰”提供有力輿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