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當前疫情防控已呈現一些積極變化。但是,形勢依然膠著對壘,戰斗仍是最為吃勁狀態。

  2月17日,武漢全市封閉拉網大排查首日,《工人日報》記者現場直擊全市大封閉、大防控、大排查,武漢已進入各級黨員干部下沉,社區排查不落一人的狀態。2月19日,3天期限已至,武漢15個區都交上了自己的“答卷”。

  社區封閉管理,通過網格員建立團購渠道

  2月16日,湖北省委常委、武漢市委書記王忠林召開視頻會,部署開展集中拉網式大排查,要求在中央指導組的推動下落實五個“百分之百”工作目標,堅決遏制疫情擴散蔓延。五個“百分之百”舉措即“確診患者百分之百應收盡收、疑似患者百分之百核酸檢測、發熱病人百分之百進行檢測、密切接觸者百分之百隔離、小區村莊百分之百實行24小時封閉管理。”

  2月17日一大早,記者按照所在黨支部統一部署,來到武漢市江岸區后湖街道同安社區參與大封閉、大防控、大排查工作。

  此時,小區僅留下一個出入口,記者出示了通行證明之后得以登記進入。現在社區辦公區的大門已經用一張辦公桌攔住,所有進出人員全都要監測體溫才能進入,目前進出社區的都是工作人員以及下沉到社區的各級黨員干部以及職工。

  社區工作人員介紹,為了保障全封閉后居民日常生活,社區已經通過網格員建立了專門的社區團購渠道,同時,武漢市已開通了20余個網上購菜平臺,居民們網上購買后,通過無接觸配送到社區。

  核對電表數據入戶排查

  “您好,現在您家里有幾個人在家?”“家人身體怎么樣?”“今天測的體溫數據是多少?”2月17日上午,武漢市江岸區臺北街道桃源社區以網格進行劃分,每個網格分別安排網格員、社區群干、下沉干部、志愿者各一人,展開拉網式排查,挨家挨戶敲門詢問,并針對新增的住戶名單進行重點詢問。詢問中,工作人員時刻注意同住戶保持安全距離,“住戶對我們也有擔心,保持距離在這個時候是大家的相互尊重。”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社區排查結合前期的自查自報和相關數據開展,“有些居民家里亮著燈,但不在名單里,我們再列進來納入排查名單。還有些在名單里的住戶家里沒亮燈,我們打電話詢問發現他們回了老家,但以往讓報體溫的時候對方也報了,這類人員若未返漢就不再排查。”桃源社區書記胡郡艷介紹,目前的重點工作是對前期未入名單的上門入戶進行排查。同時對于返漢人員及時跟蹤,重新納入排查名單,在隔離期間,每天詢問情況。

  據介紹,前期社區主要通過電話和線上微信群排查,但難免有“漏網之魚”,所以社區工作人員就想了上門查電表的方法。表在動說明肯定有人,再上門或打電話問情況,真正確保不漏一人。

  運用更多科技化手段提高效率

  “我們逐一排查了25個門棟的居民,通過微鄰里、微信群、QQ群、按門鈴、打電話等多種手段排查。”東湖風景區梨園書記李艷梅介紹說,公務員、國企事業單位等下沉社區人員,已加入“微鄰里”社區,隨時保持密切聯系。社區年輕住戶,通過團購買菜買藥等,已建立微信群和QQ群,由網格員和志愿者進行幫助和排查,對無法使用網絡的老人,社區安排網格員打電話、按門棟門鈴的方式,與老人們保持聯系。

  在東湖高新區,更多科技化手段得以運用,提高大排查效率。2月17日早上9點,東湖高新區九峰街德欣里社區一戶人家,接到了東湖高新區的人工智能語音隨訪。這段對話通過電話線,實時傳輸到位于3公里外的東湖高新區政務服務局(大數據管理局)的系統后臺中心,并被轉換成文字記錄在電腦內。

  “智慧基層社會治理綜合支撐平臺”也在擁有1315戶的光谷佛祖嶺B社區運行著。依托人臉識別攝像頭,外來人口無法從出入口進入該社區。

  針對始于2月17日的拉網式大排查,武漢疫情防控指揮部要求,公安、社區、網格一體化推動,實現人工和科技手段相結合,堅持“不漏一戶、不漏一人”,同時分類收治。對不服從小區封閉管理的人員,要嚴肅依法處理,予以曝光;各區要及時完善物資配送體系,為“宅”家市民提供生活必需品保障;要組織一切力量,加快核酸檢測,對居家發熱疑似患者盡快排查;要千方百計保護好社區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