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70年披荊斬棘,70年風雨兼程。今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將迎來70周年華誕。在中國共產黨帶領下,全國人民銳意進取、自強不息,一路砥礪前行,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建設成就,中國社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在中國的每一寸土地上,70年的歲月都留下了動人的歷史印記,每座城都有著屬于自己的故事。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人民網策劃推出“跨越70年·國的故事”系列報道,記者通過視頻、圖片、文字記錄下各地70年間的發展變化,以小見大,展現國家蒸蒸日上的幸福生活圖景,在生動的歷史變遷中感受新中國奮進的磅礴力量。
做旅游,就是做生態經濟。
藍天、碧水、青山、綠地是旅游發展的本錢和家底。
從318國道翻越色季拉山,眼前,盛夏的魯朗鎮被浩瀚的林海包裹,滿目郁郁蔥蔥,天空一碧如洗。1911年,清軍軍官陳渠珍的《艽野塵夢》中,魯朗一帶是“山中皆千年古樹,大樹十圍,高數十丈,直矗霄漢,蔭蔽不見天日”。如今,這塊隨“綠”而動的土地勢頭正猛,旌旗正盛。
魯朗鎮位于西藏自治區林芝市巴宜區,以“雪山林海、云濤彩霞、一嶺四季、十里九景”著稱。在青山綠水的滋養下,魯朗鎮的老百姓依靠生態旅游捧上了“金飯碗”,通過不斷發展“生態+”旅游業,走上了今天生態立鎮、旅游活鎮的生態旅游經濟之路,繪就了“生態美、百姓富”的魯朗幸福畫卷。
巧打生態牌,青山成“金山”
“40多年前,這里老百姓的收入主要靠砍樹和打獵,只要有困難,就到木頭上打主意,一年到頭只有2000多元的收入!濒斃舒傇鲘彺鍒F支部書記扎西次仁說,那會兒,有些本來茂密的原始森林沒過幾年就不見了。
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追求一時的經濟增長的結果就是森林面積的銳減和生態質量的下降,隨著林木的減少,魯朗的經濟也漸漸陷入困境。
痛定思痛。當地重新審視資源,優化生態環境,讓青山換“金山”。1998年,西藏自治區對林區全面實施禁伐,中央和自治區不斷加大對藏東林區森林保護與建設力度;昔日以販賣木材為生的“木頭財政”開始淡出這個藏東南小鎮。
禁伐以來,魯朗鎮積極轉變林區經濟發展方式,大力倡導生態經濟。20多年過去,靠林吃林的當地農牧民走上了生態旅游發展經濟的道路。
盛夏時分,走進位于318國道上的魯朗鎮扎西崗村,一排排兩層藏式庭院在高高飄揚的國旗下顯得格外漂亮氣派。家家戶戶的房前屋后都種滿了花草樹木,點綴著美麗的家園。
步入平措的家庭旅館,眼前,繪有藏式花紋的墻壁和家具、做石鍋雞用的大石鍋、懸掛在房梁上的藏香豬肉、小袋青稞等,都透露出濃郁的藏家氛圍。
“1998年,一次偶然的機會,讓我在給旅客當向導的時候萌生了開家庭旅館的想法。”出生在西藏和平解放前、做過奴隸的魯朗鎮扎西崗村村民平措告訴記者。1998年當年,平措靠家庭旅館收入就有2萬多元,成了村里“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平措介紹,當初縣里給村里80萬元貼息貸款,一戶4萬元,首批扶持20戶發展家庭旅游業,3年內還款。“我的家庭旅館就是靠著黨和國家的政策好,不斷擴大規模,床位從最初的8張增加到了53張;從年收入兩三萬元躍升到現在的40萬元。”
看到平措家實實在在的變化,魯朗鎮周邊村民也紛紛經營起了家庭旅館,戶均收入每年10萬余元。相比靠種地、放牛一年掙的幾千塊錢,這幾乎不敢想象。數據顯示,魯朗鎮8個行政村的272戶農牧民,目前開起了116家家庭旅館,去年共接待游客7.08萬人次,收入803.72萬元。
“俗話說靠山吃山,過去村里人是上山伐木養家,現在我們是保護生態,只要保護好這兒的天,就有飯吃!逼酱胱孕诺卣f。
在魯朗,生態保護的觀念已經深入到農牧民心里。
曾經的“砍伐者”也成了今日的護林員!拔覀兺ㄟ^做好生態護林員這個工作,不僅解決了就業,還保護了環境!痹鲘彺宕逦瘯敝魅文岈敶稳收f,“現在我們國家給公益林補貼一畝是5元,魯朗鎮公益林管護面積是180多萬畝,受益特別大。”
如今,西藏自治區建立了完善的重點生態功能區轉移支付、森林生態效益補償、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濕地生態效益補償等生態補償機制,至今累計落實各類生態補償資金316億元,讓全區近70萬農牧民穩穩地吃上了“生態飯”。
事實證明,靠生態環境保護帶來經濟蓬勃發展,讓青山綠水釋放紅利,才是百姓富裕的康莊大道。
念好“旅游經”,鼓起“錢袋子”
魯朗鎮羅布村的才旺頓珠家庭旅館里,一家人正忙碌著招待來到自家的游客。才旺頓珠高興地介紹著他的現代化家庭旅館。記者看到,才旺頓珠的家庭旅館非常整潔干凈,除了已經配備了相應的配套設施以外,還實現了Wi-Fi的全覆蓋。
“當年游客看到我們這邊設施差、衛生條件不好,轉頭就離開了!辈磐D珠回憶道。在經營初期,魯朗鎮惡意競爭、游客投訴等問題時常發生;鎮子原有建筑無規劃、無風格以及私搭亂建的現象也比較突出。
“當時我們一直在追求數量上的增長,忽視了游客的體驗舒適度。”魯朗鎮黨委書記邊巴說,家庭旅館的蓬勃發展雖然讓老百姓嘗到了甜頭,但粗放式管理、散漫的經營卻讓游客感到不滿。
特色旅游如何實現可持續發展成為擺在魯朗鎮發展面前的一個難題。
據邊巴介紹,為進一步提升服務質量,政府給予資金補助,對旅館硬件進行升級改造!坝辛烁蓛舻男l生間和舒適的床鋪,游客們體驗藏族傳統民宿便有了好去處。品質的提升帶動了數量的增長。”
從才旺頓珠家庭旅館二樓的窗戶望去,綠草茵茵的牧場上,一些游客正在體驗騎馬、射箭等民俗活動!斑M入5月以后,幾乎天天都住滿,房間都要提前2天才能預訂得到,還有不少回頭客!辈磐D珠笑著說。
2017年,在廣東省的對口支援下,總投資38億元的魯朗國際旅游小鎮(以下簡稱“魯朗小鎮”)開門營業。
一直做餐飲住宿生意的魯朗鎮扎西崗村村民次仁羅布說:“魯朗小鎮建成后,游客比往年多了很多,特別是魯朗的文化旅游節和千人石鍋宴等活動更是為小鎮聚集了更多人氣。”頗有生意頭腦的次仁羅布在新建成的魯朗小鎮商業街上開了一家石鍋雞餐館,這讓他又多了一項收入。像次仁羅布這樣在魯朗小鎮項目中受益的當地老百姓不在少數。由于游客增加,各種林下產品的需求量和價格均有所增加,農牧民的收入也相應增加。
走在魯朗小鎮的街道上,一路上都是穿著工布藏裝的商販向游客招手推銷自家土特產的畫面。松蘿、松茸、靈芝、手掌參……都是魯朗百姓奔小康的資本。
“現在的魯朗鎮,環境更加整潔有序,配套設施也更加完善,區域業態日益豐富,老百姓更有市場意識!闭劶棒斃市℃偨o當地帶來的變化,魯朗片區駐村工作隊隊長武鑫感觸良多:魯朗小鎮從建設到運營,已經為當地農牧民提供了上千個就業崗位,家門口就業,正成為魯朗百姓一道增收新風景。
“如今,魯朗鎮農牧民群眾通過綠色產業嘗到了生態經濟的甜頭,家家戶戶都念起了‘旅游經’!濒斃市℃偣芪瘯h組成員兼產業規劃科科長胡雄英很是感慨,2018年,魯朗鎮接待人次突破111萬,旅游總收入近7000萬元!斑@就是生態旅游帶動老百姓增收致富的魅力!薄
推進智慧游,打造新業態
魯朗鎮扎西崗村村民平措是個“微信控”!爸灰腿嗽敢,我們都加上了,朋友圈不斷擴大,現在已經超千人了!边@些年,連法國、美國、馬來西亞和日本等國家的游客都會慕名而來。
平措的家庭旅館名片上印有二維碼,手機一掃,讓人大吃一驚:這個二維碼并不是添加微信朋友的二維碼,而是他家的全景VR展示。
“很多游客通過全景VR展示看到了家庭旅館的條件,就立刻決定入住了!逼酱胝f著,一位游客發來微信語音,詢問大叔家的具體位置。只見今年71歲的他熟練地打開了微信位置共享,告訴游客導航過來就可以了。
“以前來客人,都是我去接,F在網絡發達,游客們都是通過網上訂房,用手機地圖導航就直接來到我家里了。”平措告訴記者,這些都得益于鄉村旅游信息化建設——在當地政府的指導和幫助下,現在村里辦家庭旅館、發展鄉村旅游的村民,都學會了微營銷。
為了提升鄉村旅游發展質量、促進旅游增收致富,林芝市整合各方資金1000余萬元,采取“旅游+網絡+農戶”模式,選擇了扎西崗等8個村149戶家庭旅館作為試點,率先在西藏啟動實施了鄉村旅游信息化建設。
“林芝市智慧鄉村旅游信息化數據庫縱向將景區景點、家庭旅館、交通信息和特色產品等信息有機融合,橫向將客源市場、產品供給、銷售渠道等信息有效對接,實現鄉村旅游線上線下整合營銷,有力推動了鄉村旅游提質增效。”據魯朗片區駐村工作隊隊長武鑫介紹,納入鄉村旅游信息化建設試點的家庭旅館接待旅游者人次比納入試點前翻了一番。
如今,魯朗鎮扎西崗全村已被納入林芝市鄉村旅游信息化建設工程,步入了智慧旅游時代。
移動互聯網時代,魯朗的旅游變得立體、豐富而“智慧”。
2016年,魯朗創客雙創產業園區(以下簡稱“魯朗創客中心”)應運而生,園區以“科技創新”“文創”“雙創+旅游”為運營主題,健全魯朗鎮業態,促進各類產業聯動發展,為魯朗智慧旅游的發展增添了新的動力。
走進園區的游客體驗中心,迎面是一塊大屏幕,上面變換著魯朗景區的四季風景,游客只需揮一揮手,就能變換風景!按魃蟅R眼鏡,就能體驗俯瞰魯朗景區的高空觀感,真是一番別樣的體驗。”游客張女士說。此外,通過視頻圖片,游客還可以一覽魯朗“吃住行游購娛”等信息,享受更為舒適便捷的互動體驗服務。
“要依托智慧旅游平臺,加快以大數據應用為支撐的智慧旅游建設,在旅游新服務、新業態和新模式等多個領域實現與互聯網的深度融合,并實現創新發展,打造魯朗全域旅游的產品新形態和產業新業態,使魯朗全域旅游因互聯網而更具活力!濒斃市℃偣芪瘯h組成員兼產業規劃科科長胡雄英總結道。
如果生態環境是魯朗的“生命”,那么旅游產業就是民生經濟的“血脈”,智慧旅游就是魯朗國際化進程的“未來”。如今,魯朗鄉村旅游正從單一看風景向體驗旅游、智慧旅游轉變!罢强吹搅肃l村旅游發展的前景,魯朗正在積極推進智慧旅游向全鎮、全業、全民模式轉變,魯朗老百姓也在開發更多項目來留住游客。”胡雄英說。
生態綠色、產業興旺、生活富裕,魯朗鎮的“綠色發展”之路,是西藏將旅游業作為“綠水青山”和“金山銀山”最佳結合體的一個縮影。而今,“綠水青山能致富”的綠色發展理念已經深入西藏全區各族群眾的心里,“依靠生態產業振興美麗經濟”的無窮魅力正在雪域高原上盡情綻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