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白城7月6日電(張玫) 5日,從白城向東北方向前行46公里,我們到達了地處黑吉蒙三省區結合部、作為國家扶貧重點縣、大興安嶺南麓特困片區重點攻堅縣的鎮賚縣。
這個在清朝初年隸屬科爾沁右翼后旗的小縣城,共有蒙古族、滿族、朝鮮族、回族、錫伯族、達斡爾族等少數民族20個。“小康路上一個都不能少”,鎮賚縣于2019年4月28日,成功脫去“貧困帽”。
一個貧困小鄉村的華麗轉身
走進架其村,目之所及是平坦寬闊的村路、成蔭的綠樹、芬芳的花草、一排排整齊的農家院,窗明幾凈的房屋……
“以前,架其村農業種植品種單一,以玉米為主,散種植、散養殖,沒有成熟的規模產業。很多村民收入比較低,日子一直過得不算富裕。”鎮賚縣架其村駐村第一書記董達向記者介紹,在脫貧攻堅旗幟帶領下,架其村努力加快扶貧開發步伐,大力培育扶植特色扶貧產業,搭上了精準扶貧的“特快車”。
“我是2017年來到架其村的”,架其村第一書記董達告訴記者,“架其村263家貧困戶的家里,我基本上都去過。這里的村民都很樸實,與他們在一起,嘮家常,交朋友,聽聽他們的需求和建議,對我們開展扶貧工作也有幫助。”
從最初的送米送肉“拉感情”到幫難幫事“換真心”,再到“同吃同住同勞動”,通過腳沾泥土心含真情的實際行動,董達與當地的村民處成了親人。
從2017年起,架其村圍繞發展現代農業的戰略目標,依托涉農整合資金343萬元,建設高標準溫室大棚10棟,占地面積30畝。發展溫室大棚生產果蔬均無土栽培技術,帶動貧困人口1027人,人均分紅200元。
一頭和牛背上的脫貧攻堅大事業
“一頭和牛,就能養活7到8個貧困村民。”鎮賚縣縣長趙楠告訴記者。和牛原產自日本,毛色以黑色為主,其肉大理石花紋明顯,又稱“雪花肉”。
在國家重點扶持的貧困縣鎮賚縣的特色養殖扶貧基地里,一頭頭黑色的和牛正悠閑地臥在添加了發酵菌稻草“床墊”上。牛的糞便落在上面,會與稻草一起發酵分解成海綿一樣柔軟溫暖的床墊。
自動加熱飲水機、電動通風系統、定時音樂放送……在青草綠水里,和牛悠閑的生活讓在場記者羨慕不已。趙楠說,“養和牛就像養孩子,只有他吃得好,睡得好,心情舒暢,長出來的肉才均勻健碩。”
“一頭和牛賣價大概七萬塊,去掉將近四萬塊的引進和養殖成本,利潤大概三萬塊左右。按照2020年全國脫貧標準約為人均純收入4000元,一頭和牛的利潤就能覆蓋七八個貧困戶”,趙楠對記者說。
在和牛養殖基地工作的岔臺村村民林靜闖告訴記者,現在他每月收入達到3500元左右,比原先在外務工工資每月多出1500多塊錢。“在扶貧基地干活吃的也好,住的也好,大家在一起干活開心愉快!”林靜闖對現在的生活表示滿意。
據介紹,2019年,鎮賚縣特色養殖產業扶貧基地建設規模達到年存欄育肥牛5千頭,年出欄育肥牛1萬頭。養殖基地采取“政府+企業+貧困戶”的模式,帶動全縣59個非貧困村1.3萬貧困人口穩定脫貧。
“我們始終把群眾滿意作為檢驗脫貧成效的重要標準,確保各項工作符合群眾要求,得到群眾認可。”鎮賚縣縣委書記鮑長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