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北京師范大學政府管理學院副教授、金磚國家合作研究中心主任 王磊
2019年4月26日,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在北京正式開幕。作為“一帶一路”框架下最高規格的國際合作平臺,高峰論壇最能直接體現“一帶一路”國際合作的全球大格局和向高質量發展轉型的布局。
第二屆高峰論壇有來自150多個國家和90多個國際組織的近5000位外賓出席,其中包括360多位部長級官員,100多位國際組織負責人;2017年第一屆高峰論壇有來自130多個國家和70多個國際組織的1500余名代表出席。兩屆高峰論壇的盛大規模和參會國的廣泛代表性,充分展現了“一帶一路”建設打造當今世界廣泛參與的國際合作平臺和普受歡迎的國際公共產品的追求,反映出“一帶一路”建設的開放包容與合作共贏精神和世界各國在推動經濟全球化和全球發展過程中付出努力的強烈意愿,也體現了近6年來“一帶一路”倡議持之以恒所取得的進展,在全球范圍內愈加廣泛的積極支持和參與下,“一帶一路”建設的轉型升級已全面啟動。
參會國名單反映了“一帶一路”建設的全球性和開放性
全球所有有意愿參加的國家,都可以成為“一帶一路”建設的國際合作伙伴,不設地區范圍界限,不搞以中國為核心的地緣政治聯盟或軍事同盟,也不搞中國周邊的小圈子或者封閉的“中國俱樂部”。兩屆高峰論壇的參會國來自全世界五大洲10多個地區,具有廣泛的覆蓋性,可以說,除了聯合國全球發展峰會外,“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已經成為最具有全球代表性的國際峰會。這說明“一帶一路”倡議是世界各國維護和鞏固全球化與多邊主義的集體行動,是一個追求打造最廣泛的國際合作的平臺。
參會國名單說明亞歐大陸及非洲地區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重點地區
自2013年10月召開周邊外交工作座談會以來,中國外交進一步突出周邊外交在發展大局和外交全局中的重要作用,從戰略高度運籌周邊工作,亞歐非地區成為中國立體化“大周邊”外交的重要構成。
第一屆高峰論壇的29個參會國中,有26個是亞歐非地區國家,第二屆高峰增加為35個。這不僅是因為古代絲綢之路是聯通亞歐大陸東西兩端和東非地區的商貿要道,更重要的是,“一帶一路”建設作為一項全球性、系統性事業,具有長期性和復雜性,在推進過程中尤其需要做到重點突出,起到先行先試和示范帶動作用。值得關注的是,相比第一屆,第二屆高峰論壇的參會國新增加了埃及,這個來自北非地區的代表與阿聯酋一起,成為廣大阿拉伯世界的代表。莫桑比克的參會也填補了參會國在南部非洲地區的空白。這既反映了非洲是共建“一帶一路”的重要參與方,更說明在近6年共建“一帶一路”的國際合作實踐中,非洲深度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已經確立了“一帶一路”建設同非洲大陸全方位對接的框架,構建了更加緊密的中非命運共同體。
參會國名單說明“一帶一路”建設進入到向高質量發展轉型的新階段
不僅限于地區代表性,每一地區參會國的組成更能體現“一帶一路”建設在下一階段的精心布局。
越來越多的歐洲國家積極參與到“一帶一路”建設中,并推動歐盟和本國發展戰略與“一帶一路”建設的對接,對“一帶一路”建設起到直接的拉動作用,極大提升了“一帶一路”建設的國際合作水平,更彰顯了“一帶一路”建設是協調推動南南合作與南北合作對接發展的橋梁作用。
同時,東南亞地區和中亞地區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的角色尤為突顯。通過近6年的積極參與,中亞和東南亞地區成為最先從“一帶一路”建設中受益的集體,是中國通過與雙方攜手建設“一帶一路”進而實現睦鄰、富鄰、安鄰周邊外交政策的重要體現。
此外,兩屆高峰論壇都有來自拉美和加勒比地區的參會國。阿根廷和智利兩國總統出席了第一屆高峰論壇,智利又成為第二屆高峰論壇的參會國,這充分說明了拉美地區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自然延伸地區,“一帶一路”建設已經成為中拉加強合作,實現發展戰略對接,打造中拉命運共同體的新框架。自2017年11月至今的一年半時間內,已經有18個拉美和加勒比國家先后同中國簽署了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2018年1月,中拉論壇第二屆部長級會議還專門發布了中拉《關于“一帶一路”倡議的特別聲明》,明確指出拉美和加勒比國家不僅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自然延伸,更是“一帶一路”國際合作不可或缺的參與方。
總的來說,兩屆高峰論壇參會國的名單,共同反映了“一帶一路”建設為打造最受歡迎的國際公共產品和當今最廣泛的全球合作平臺的不懈追求,體現了中國與世界各國攜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努力和貢獻。“一帶一路”國際合作近6年來所取得的進展和豐富成果,充分體現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的全球開放性、最大包容性。兩屆高峰論壇參會國名單的數量變化,側面反映出為了推動共建“一帶一路”走深走實,在下一階段的國際合作中要聚焦重點、精雕細琢,推動共建“一帶一路”向高質量發展轉變。
(本文是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金磚國家參與全球治理體系改革和建設研究”的階段性成果,項目批準號:18BGJ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