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客戶端北京6月7日電(冷昊陽)隨著今年高考語文科目考試結束,備受關注的語文作文題目也隨之浮出水面,引發討論。作為最能體現學生語文素養和能力的題目之一,今年的語文作文題目難度如何?在命題上呈現出了哪些新特點?
今年高考作文有何特點?
記者發現,今年全國共有8套語文試卷,其中包括3套全國卷和北京、天津、上海、浙江、江蘇5套各地自主命題試卷。
這其中,今年北京卷有兩道考題,考生可從“新時代新青年——談在祖國發展中成長”和“綠水青山圖”中二選一,二者在文體上也有要求,前者是一篇議論文,后者則為記敘文。
在談到今年高考作文的特點時,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張頤武首先“點贊”了今年的考題設置。“既配合了大主題,又設置得很巧妙。”張頤武說。
張頤武認為,今年高考8套考卷、9套考題,強化了考生對時代精神的把握,同時也對考生的哲理思辨能力提出了要求。
而在考題設置方面,張頤武認為,今年的高考題目可分成兩大類,一是“大的時代主題”,二是“大的哲理思辨”。
張頤武分析,北京卷的“新時代新青年——談在祖國發展中成長”和“綠水青山圖”,全國1卷的“寫給未來2035年的那個他”,全國3卷的“三則標語”,浙江卷的“浙江精神”等,這些都可歸納為“大的時代主題”,考查考生對時代精神的把握。
而全國2卷的“幸存者偏差”、上海卷的“被需要”、江蘇卷的“語言”、天津卷的“器”則更注重考查考生的哲理思辨能力,可歸納為“大的哲理思辨”。
全國卷Ⅱ作文題
題目難度如何?
“全國卷二考生看著語文卷子十分惶恐。”
“剛答完二卷的我,不知道自己寫了些什么。”
“誰來給我解釋一下二卷是個什么意思?”
考題剛剛出爐,不少網友就展開了討論,尤其是全國2卷的“幸存者偏差”,更是成為網友爭議的焦點。
針對網友感受很難的全國2卷作文,張頤武分析,這道題目深度很深,著眼于人常規思維的缺陷。考生需要抓住事物的本質,跳出習慣性的思維,去深度地思考、探究問題的癥結所在。
“考生不能走常規路,因為這個癥結和我們常規的思維是不一樣的。”張頤武說,如何讓思維解放出來是這道考題的關鍵,但同時,這道題也為學生提供了非常廣闊的發揮空間。
網頁截圖:部分網友在@中國新聞網 微博下發表對全國2卷的評論。
從整體來看,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對記者分析,今年作文難度和往年相比,在平穩中略有降低。無論是貼進時代精神的北京卷、全國3卷,還是更注重考查考生哲理思辨能力的上海卷、江蘇卷,考生都可以在自己的生活中找到合適的素材,從而完成作文。
儲朝暉還分析,北京卷等貼合時代精神的考題,考生很容易從課堂所學、身邊所感中找到素材,“但考生會比較容易把這類文章寫得比較空洞。”儲朝暉稱。
張頤武則分析,“大的時代主題”這一類的考題,立意較為巧妙,涵蓋了民眾關切的環境問題、改革開放40周年等大主題。
“這類考題相對容易被考生估計到,從而有更豐富的準備空間,但同時,這類考題也容易造成區分度不夠,對判卷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張頤武說。
張頤武還稱,“大的哲理思辨”類考題,出題角度也都比較巧妙,不論考生立意深淺,都有足夠的發揮空間。
考查學生哪些素質?
高考作文作為最能體現考生語言運用能力和素養的題目,一直被社會所關注。今年的高考中,試題又側重考查了考生哪方面的素質?
張頤武分析,今年的高考作文題目,著重考查了考生三方面的能力。
“一是考查語言應用能力,要求考生能用語言表意傳情,寫出真情實感,而這也是考生寫作的基礎。”張頤武說。
張頤武分析,其二是考查考生的綜合教養能力,也就是語言應用能力的強化。“這部分要求考生能用語言充分表達出自己的思考,并體現出人文素養。例如,考生對時代背景有著什么樣的思考?對哲理是否有獨到的見解?這些沒有獨立的思考是不行的。”張頤武稱。
“三是考查人的整體素質。”張頤武告訴記者,作文能最為綜合地考查考生的語言能力,考生在文章最后能否將立意升華提升?能否展現出整體的語言素養?考生的氣質能否完整地展現出來,都是作文的考查重點。(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