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3月27日電(記者 崔廣琪)在蔚藍的南太平洋,零星如珍珠般灑落著諸多群島,仿若天堂的美景令人向往。為加深太平洋國家及地區與中國的友誼、促進雙邊人文及經貿交流、推動各成員國之間的相互理解,“太平洋-中國友好協會”(簡稱:太中友協)于2016年成立,其創始成員包括澳大利亞、斐濟、密克羅尼西亞聯邦、美國夏威夷州、新喀里多尼亞、新西蘭、所羅門群島、法屬波利尼西亞、湯加和瓦努阿圖。3月26日,協會主席易立亞(Hiria Ottino)在訪問北京的間隙,接受本網記者專訪。
易立亞是一個中國通。13歲時因父親贈與的一本中法對照版《論語》而與中國文化結緣。1986年,16歲的他憑借在海外青少年漢語比賽的出色表現受邀到中國訪問學習,并在此后的十余年間,對中國語言、歷史、文化、中醫進行系統化學習。
“促進人與人、商對商的交往,是我們的主要目標,要加深彼此的理解。這也是為什么我一直努力促成中國媒體與太平洋地區媒體的交流與合作。比如,可以在人民網建立類似‘太平洋國家及地區’專版,可以讓中國網民更好地了解這些島嶼;同時,向他們的媒體推薦有關中國的更詳盡、更積極的內容。”易立亞認為,太中友協的成員國總人口逾三千萬人,其中絕大多數人對中國的認知都是通過媒體報道塑造而成。西方媒體對中國的報道往往會偏負面,而人們在聽到新的聲音之前,往往也疲于主動換位思考。這也說明在海外媒體發出能夠真正代表中國聲音何等重要。
“年輕的”太中友協實際上整合了上述國家及地區在過去單獨與中國建立的友好協會,旨在簡化與中國交往的步驟,促進南太平洋地區與中國人民的往來,加深雙邊友誼,起到真正的橋梁作用。易立亞表示,讓這些零零散散的島嶼在與中國的交往過程中協同并進,具有挑戰性。因為這些島嶼的政體各有不同,有些是獨立國家,有些是自治區甚至王國,還有像美國夏威夷這樣的州。“他們的工作方式和需求也各有不同,我們作為協會,便要努力讓他們增進溝通與理解。”他說。
針對中國方面,太中友協在創立之初便與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簽署諒解備忘錄,在此框架下,后者為太中友協在中國的諸多活動提供支持,雙方共同探討可以聯手促成的有利于加深雙邊友誼的項目,比如與上海海洋大學合作開設的針對外國留學生的獎學金,或中國與太平洋國家的圖書館之間的書籍互換。此外,此次訪問北京期間,易立亞還代表太中友協,與央視探討共同拍攝六集系列紀錄片,面向中國和海外觀眾,講述太平洋島國的歷史與當下,以及這一地區與中國的歷史淵源。
據易立亞講述,南太平洋島國的原住民實際上大多源自2500年前中國閩南一帶的移民。他說:“我們的DNA、種植的農作物和養殖的家禽,都來自中國。”因此,協會也正在促成與中國國家海洋博物館的合作,希望在未來有機會布置整個展廳,集中向中國大眾展示這一段久遠的人類遷徙史。“這將是展示中國-太平洋國家友誼的過去、現在和未來的一次絕好機會,雙方在鞏固友好關系的同時,還可一同探討應對如海洋資源保護等環境問題的解決方案。”
采訪結束,意猶未盡的易立亞還有太多旨在促進中國與太平洋國家交流的可行方案有待分享。正如他在其著作《易書》(Le livre de la simplicité)的前言中所寫道:“在我看來,傳統中醫的優勢在于,它以務實的態度,為哲學思想帶來諸多切實有效的實用技巧。”也許,隔著大洋的兩岸人民的友好交流,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易立亞這樣孜孜不倦的民間使者和協會的務實與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