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中國將推出哪些重大改革舉措?人們都很關注。
3月5日上午,李克強總理作政府工作報告。人民日報客戶端梳理發現,在近2萬字的報告中“改革”一詞出現97次,透露出不少進一步改革開放的重要信號,一起來看!
1、國資國企
繼續推進國有企業優化重組和央企股份制改革。
落實向全國人大常委會報告國有資產管理情況的制度。
2、民營企業
健全企業家參與涉企政策制定機制。
落實鼓勵民間投資政策措施,在鐵路、民航、油氣、電信等領域推出一批有吸引力的項目。
3、營商環境
在全國推開“證照分離”改革。
大幅縮短商標注冊周期。
大力推進綜合執法機構機制改革,著力解決多頭多層重復執法問題。
深入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使更多事項在網上辦理,必須到現場辦的也要力爭做到“只進一扇門”、“最多跑一次”。
清理群眾和企業辦事的各類證明,沒有法律法規依據的一律取消。
4、產權制度
對產權糾紛案件要依法甄別糾正。
強化知識產權保護,實行侵權懲罰性賠償制度。
5、財政、稅費
推進中央與地方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
健全地方稅體系,穩妥推進房地產稅立法。
改革個人所得稅。
改革完善增值稅,按照三檔并兩檔方向調整稅率水平,重點降低制造業、交通運輸等行業稅率,提高小規模納稅人年銷售額標準。
深化收費公路制度改革,降低過路過橋費用。
6、鄉村振興
落實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長30年的政策。
探索宅基地所有權、資格權、使用權分置改革。
改進耕地占補平衡管理辦法,建立新增耕地指標、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節余指標跨省域調劑機制。
7、對外開放
全面放開一般制造業,擴大電信、醫療、教育、養老、新能源汽車等領域開放。
有序開放銀行卡清算等市場,放開外資保險經紀公司經營范圍限制,放寬或取消銀行、證券、基金管理、期貨、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等外資股比限制,統一中外資銀行市場準入標準。
全面復制推廣自貿區經驗,探索建設自由貿易港。
早日結束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談判。
加快亞太自貿區和東亞經濟共同體建設。
8、科技創新
實施重大短板裝備專項工程,發展工業互聯網平臺,創建“中國制造2025”示范區。
改革科技管理制度,績效評價要加快從重過程向重結果轉變。
探索賦予科研人員科技成果所有權和長期使用權。
設立國家融資擔保基金,支持優質創新型企業上市融資,將創業投資、天使投資稅收優惠政策試點范圍擴大到全國。
9、金融
加快市場化法治化債轉股和企業兼并重組。
強化金融監管統籌協調,健全對影子銀行、互聯網金融、金融控股公司等監管,進一步完善金融監管。
10、機關事業單位
優化政府機構設置和職能配置,深化機構改革。
完善機關事業單位工資和津補貼制度,向艱苦地區、特殊崗位傾斜。
11、民生
健全勞動關系協商機制,消除性別和身份歧視。
擴大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范圍,把基層醫院和外出農民工、外來就業創業人員等全部納入。
深化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協調推進醫療價格、人事薪酬、藥品流通、醫保支付改革。
創新食品藥品監管方式,注重用互聯網、大數據等提升監管效能,加快實現全程留痕、信息可追溯。
加快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并舉的住房制度。
建立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中央調劑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