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潘安湖 繆宜江攝
憶江南,最憶江蘇水。10萬余平方公里的面積,17%的淡水水域,江蘇占盡江河湖海之利。得天獨厚的自然饋贈,賦予這片土地水一般的靈秀。然而,快速工業化、城鎮化帶來的水環境污染,成了江蘇人的一塊心病。2007年西太湖的水污染危機,讓江蘇的河長制破繭而出。
十年磨一劍,河長制在江蘇大地落地生根,開花結果;走進新時代,“每條河流要有‘河長’了”的承諾催人奮進。以河長制促河長治,一幅“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生態畫卷正在江蘇大地徐徐展開。
五級河長織密責任網
大小河湖全面建立河長制
2016年底中央作出全面推行河長制的決策部署,江蘇先行不驕、領先不怠,迅速開啟引領全面推行河長制高質量發展的全新行動。
戰鼓擂響催征程。江蘇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第一時間召開會議對全面推行河長制工作進行了專題研究。去年3月,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在全省全面推行河長制的實施意見》,明確了河長制工作的8項任務,設立了11位省級河長,構建了責任明確、協調有序、監管嚴格、保護有力的河湖管護機制。
去年6月,省政府辦公廳印發了《關于成立江蘇省河長制工作領導小組的通知》,吳政隆省長任領導小組組長、省級總河長。
去年7月,省政府召開全省全面推行河長制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原省委書記李強對江蘇河長制工作作出專門批示,吳政隆省長對全省河長制工作作了全面部署。
去年9月,省委常委、副省長楊岳召開省河長制工作領導小組會議,研究解決全省推行河長制過程中的難點和問題,部署重點工作。
在江蘇省委省政府高位推動下,不到大半年時間,全省13個設區市、119個縣(市、區)、1334個鄉鎮(街道)河長制工作方案全部出臺。在中央要求設立省市縣鄉四級河長的基礎上,江蘇將河長體系延伸到村,設立省市縣鄉村五級河長體系,真正實現了全省河流河長全覆蓋。
河長制公示牌在一條條大小河流邊樹立起來,上面標示著河流名稱及簡介、各級河長的姓名和任務、監督電話等內容,讓群眾一目了然。“有問題,找河長”體現了各地黨政領導責任,也彰顯出社會監督的作用。目前,江蘇省、市、縣、鄉、村五級河長公示牌基本布設到位,主動接受社會監督。
全面推行河長制工作沒有現成路徑可循。省水利廳主動聯系省級河長巡河。省河長辦制定了省級河長聯系人制度,為每位省級河長配備了雙助理,其中一位是省水利廳負責人,另一位由相關成員單位副廳級干部擔任。為使河長清晰了解治水目標任務、責任范圍等情況,省河長辦還特別編制河長制工作手冊。
去年12月22日,江蘇省河長辦完成了對全省13個設區市全面建立河長制工作的省級驗收;12月27日,江蘇在全國率先宣布全面建立河長制工作體系。
從認河巡河到治河護河
全民參與實現“河長治”
河長不是“冠名制”,而是“責任制”。去年8月以來,省領導紛紛帶頭集中巡河,時任省委書記李強先后巡查里下河地區湖泊和太湖,省委書記婁勤儉到任不久就沿陽澄湖考察周邊水環境、察看水質,強調要把污水處理和濕地建設結合好,持續用力做好水資源保護文章。省長吳政隆多次察看全省河湖情況,要求強化責任落實、細化工作舉措,嚴格督查考核,全力建設江蘇河湖好風光。省委副書記、常務副省長黃莉新巡查長江時強調,長江是江蘇發展的生命線,也是江蘇發展的重要戰略依托,沿江各地要強化責任落實,共抓長江大保護;省委常委、副省長楊岳巡查洪澤湖時要求,牢固樹立綠色發展理念,強化洪澤湖治理與保護,切實維護河湖健康生命。樊金龍、王燕文、王立科、郭文奇、張敬華等11位省級河長紛紛開展認河、巡河活動,在干部群眾中產生了強烈反響。
在省級河長的帶動下,截至目前,全省189名市級河長累計巡視市級河道714人次,2120名縣級河長累計巡視縣級河道6000余人次。省、市、縣三級河長全部完成首輪巡河。水鄉江蘇,無論大江大河還是支流小湖,都出現了河長們的身影。
人員到位、制度到位,河長制任務也必須到位。依托河長制工作平臺,扎實開展系列整治行動,彰顯河長制工作成效。開展河湖亂建、亂占、亂排“三亂”專項整治,累計排查違法行為8000余起,發現重點河湖違法行為1115起,建立“問題清單”,實行掛牌督辦,抓好整改落實。推進水功能區達標整治專項行動,將重點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率提高到77%,集中式飲用水源地達標率提高到99.1%。開展水資源管理“雙控”行動,實現國家最嚴格水資源制度考核連續4年優秀,去年躍升至全國第一。開展污染源整治行動,關閉搬遷養殖場10372家,規模養殖場治理率達68.8%;整治黑臭水體150余個,建成城鎮污水處理廠752座,城市污水處理率達93.7%,建制鎮污水處理設施覆蓋率達到92%。開展重點河湖非法采砂專項執法行動,洪澤湖、駱馬湖全面禁采,長江采砂管理穩定可控。
河長制是一項與群眾利益密切相關的改革實踐。為了引導公眾積極參與河長制工作,省河長辦全面啟動信息化平臺建設,建立微信公眾號,設立和明確了監督舉報電話,暢通公眾參與渠道。各地積極創新,通過設立河湖“社會河長”“企業河長”“巾幗河長”等民間河長,拓展社會公眾參與渠道,營造全社會共同關心和保護河湖的氛圍。
繪就水韻江蘇新名片
生態河湖行動計劃助力河長制
習近平總書記針對新時代我國水安全問題的嚴峻形勢,強調要善用系統思維,統籌水的全過程治理。省委書記婁勤儉指出,運用系統化思維推動發展,必須堅持問題導向。
“生態河湖是水治理最大目標,治水必須扭住這個關鍵!”“河長制是水制度最大創新,治水必須發揮河長作用!”省水利廳廳長陳杰清醒看到了問題關鍵。
去年10月9日,省政府發布實施《江蘇省生態河湖行動計劃(2017—2020年)》。以生態河湖行動計劃為抓手,借助河長制組織體系,建立全省統籌、河長主導、部門聯動、分級負責的系統工作機制,將全省上下凝聚成一個拳頭去逐個擊破治水難題,成為江蘇破解復雜水問題的新戰略。
生態河湖行動計劃瞄準江蘇面臨的水問題,提出了2020年近期目標和2030年遠期目標。按照計劃,3年內,將實現恢復水域面積100平方公里等一系列目標,重點河湖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率82%以上,主要河湖生態評價優良率達到70%;到2030年左右,全省重點水功能區水質全面達標,V類水體全面消除,河湖生態全面修復,防洪除澇全面達標,供水安全全面保障,精準管護全面覆蓋,努力建成美麗中國的江蘇樣板。
馬陵河是宿遷老城區貫穿南北的一條排澇河道,由于水系不暢、雨污混流,過去被稱為“龍須溝”。經過多輪治理,破解“沉疴頑疾”,如今映入人們眼簾的,是一座兼顧生態原始美和現代氣息的馬陵河海綿公園。這是宿遷建設“江蘇生態大公園”目標的一個縮影。通過大力實施“9696”河長制建設工程,宿遷市整治骨干河道20多條,治理17條23段黑臭水體,疏浚縣鄉河道485條、農村河塘3582個,該市成為全國全面推行河長制的“典型市”。
典型引路,示范帶動,江蘇積極打造“一河、一城、一地”河長制工作樣本,水生態治理明顯加強,水環境質量持續改善,公眾對水生態的滿意度和幸福感大幅提升。太湖水質穩中趨好,水質達標率達88.3%,同比上升5.2個百分點。各地積極推進水系聯通,“一城河湖清水流”成為常態。白馬湖已退圩退漁還湖14.15萬畝,湖區凈水面積比2010年增加一倍多。徐州將采煤塌陷地治理建設為城市湖泊濕地,潘安湖等已成為城市水景觀,形成“蘇北好江南”的美麗景色。
有理由相信,在河長制的推動下,江蘇的江河湖泊終將回歸原有的生態底色,重塑記憶中的江淮水鄉。“河通水暢、江淮安瀾,水清岸綠、生物多樣,人水和諧、景美文昌”的美好景象,也必將呈現在江蘇人民眼前。
江蘇省水利廳策劃組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