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兩條消息引發社會關注。一則是環保部向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部分城市下發特急函,提出堅持以保障群眾溫暖過冬為第一原則,“沒有完工的項目或地方,繼續沿用過去的燃煤取暖方式或其他替代方式”;另一條是針對媒體報道北方一些學校尚未供暖、學生被凍傷的情況,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向有關省份下發督辦通知單,要求高度重視、迅速查明、快速解決。
面對部分地區因“煤改氣”“煤改電”而造成的取暖難題,相關部門及時回應、迅速行動,體現出對困難群眾的牽掛、彰顯了民生無小事的理念,也映照著一切從實際出發的原則方法,在冬日里為老百姓帶來暖意,值得點贊。
治理是系統的工程、復雜的命題,提升治理能力尤需總結經驗、累積智慧。當類似環境保護等著眼于長遠利益的公共政策,與老百姓眼前的現實利益產生一定程度的矛盾時,究竟該如何取舍?在落實具體改革措施之時,除了重視目的和效果,又該如何優化策略與方法?因“煤改氣”等項目引發的問題、輿情啟示我們,重大公共政策和改革措施,即便長遠于國于民有利,也要考慮當前影響,特別是對公眾生活的影響。“煤改氣”長遠看也是民生,但遠民生不能替代近民生,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好事更要想周全。實施前充分預案、實施時循序漸進、實施后評估反饋,充分考慮社會承受度、充分體現人文關懷,治理績效應該讓位于民生急需,真正把好事辦好。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堅持把改革的力度、發展的速度和社會可承受的程度統一起來,把改善人民生活作為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關系的結合點”。2002年,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在福建省武平縣鋪開,因涉及利益關系復雜,一時困難重重。時任福建省長的習近平深入了解農民訴求后,強調“林改的方向是對的,關鍵是要腳踏實地向前推進,讓老百姓真正受益”,提出了先解決好“錢從哪里來、樹要怎么砍、一家一戶怎么辦”這三大問題。武平縣以此為遵循,一步一個腳印推進改革,最終成為全國典范。把“過程意識”與“問題意識”相結合,兼顧長遠利益和當前關切,才能找到最大公約數,尋求問題最優解。
其實,任何一項公共政策的出臺、調適、完善,也都不是一觸即發的突然變化,也都有一個深謀遠慮、不斷調整的過程。無論是推進“煤改氣”來治理大氣污染,還是借助土地流轉激活農村發展,都應持科學、嚴謹的態度,照應好政策實施的每個環節,充分考慮各方訴求,體現人文關懷。惟其如此,才是真正對政策負責、對老百姓負責。近年來,隨著物聯網、大數據、云儲存等技術快速發展,“云治理”等解決方案為決策者提供了更豐富的治理資源。善用技術手段、對施政效果進行更加精準的研判,讓決策、施策的全過程更加精細、智能,就能更好增進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當然,這并不意味著遇事要瞻前顧后、踟躕不前;恰恰相反,越是在社會轉型期、改革攻堅期,越要有敢試敢闖的精神和決斷的勇氣。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抓住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既盡力而為,又量力而行,一件事情接著一件事情辦,一年接著一年干。”始終葆有為民情懷,準確把握客觀規律,培養審慎“過程意識”,公共政策必定能贏得更多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