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測天賦”?不靠譜!
羊城晚報訊 記者豐西西, 通訊員孫炳剛報道:隨著基因檢測技術的發展,不少商業應用紛紛出現,“兒童天賦基因測試”“祖先基因測試”等吸引了不少消費者。11日,廣東省精準醫學應用學會精準檢測分會成立大會暨首屆精準檢測國際論壇在廣州召開。專家指出,目前市場上的大多基因檢測技術仍不完善,專家建議有家族病史的患者可遵醫囑在正規機構檢測,不要聽信夸大的商業推廣。
將制定精準檢測標準與規范
在活動中,2005年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獲得者、西澳大利亞大學NHMRC幽門螺桿菌實驗室研究所首席研究員、分會的顧問巴里·馬歇爾教授專門發來賀信,希望通過開展聯合攻關,在臨床檢驗診斷學、基因組學、蛋白組學、代謝組學精準檢測領域不斷取得突破和進展。
記者獲悉,廣東省精準醫學應用學會精準檢測分會由醫療衛生、生命組學、大數據等精準醫學領域的單位共同組成,是全國首個融合了精準醫學全產業鏈、多領域的精準檢測專業組織。
“精準檢測是精準治療的基石。”精準檢測分會主任委員、廣東省臨床檢驗中心鄒偉民主任介紹,廣東正處于基因組學和蛋白質組學研究的前沿,有一批在精準檢測、特別是基因科技方面處于全國乃至全球水平生命組學、大數據領域的知名機構,為精準醫學的發展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礎。有專業機構研究預測,到2018年,全國精準醫學的市場規模將達到2000億元。
輕信“天賦基因”或傷害孩子
現在精準醫學行業里最火的當屬基因檢測。但基因檢測的行業規范缺失,進而引發了關于科技與隱私、倫理等多項爭論。
目前,基因檢測行業內,許多檢測機構在互聯網上夸大宣傳,提供的項目也雜亂繁多,甚至有些從業者尚無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等相關資質,還有一些娛樂性的檢測,如“我的祖先在哪里”、“孩子有什么天賦基因”等。鄒偉民表示,這樣的非醫學的檢測一旦濫用,會誤導公眾消費、增加公眾心理和經濟負擔,污名化基因檢測,阻礙精準醫學發展。
“目前人類還無法完全了解自身DNA的編碼信息,大數據的發展也需要長期的積累,這都需要一個過程。”鄒偉民說,目前在市面上的測試大多夸大宣傳,像測試“天賦基因”這樣的噱頭,還有可能因為測試出來不負責任的數據,對孩子的成長與潛能發揮造成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