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你望著天空看不見它們,但是任何時間,任何地點,我們都可以接收四顆以上的衛星來定位導航,我知道北斗在天上閃著呢。”王淑芳把青春年華獻給北斗事業,如今已在交通行業工作了十年的她,在來日將把北斗、大數據等核心技術引入到交通領域,以現代技術回饋百姓,服務民生。
人生幸運趕上北斗這件大事 22年青春追隨衛星導航強國路
【砥礪奮進的五年·圓夢中國人系列報道】
未來網(www.k618.cn)北京9月29日電(記者 和海佳) 天地遼闊,廣袤無垠,千百年來人類對自己身處地球上的位置坐標一直充滿好奇與探索。
“一號位準備就緒,二號位收到信號····”2000年北斗導航試驗衛星首次發射升空之前,在模擬太空實驗室里第一批“北斗人”正在此起彼伏地調度聲中忙碌,北斗衛星“躺”在裝滿液氮的大罐里,王淑芳和同事們在一旁用接收機記錄數據,進行超過48小時的聯調測試。
2016年6月,第23顆北斗導航衛星用長征三號丙運載火箭,從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升空。
砥礪奮進的五年里,王淑芳擁有自己的記憶留念。未來網記者 和海佳攝
從2003年北斗導航試驗系統建成,車輛導航、手機定位、航船行駛等北斗導航的推廣應用逐漸滲透到國家的社會民生,北斗導航已位列包括美國GPS在內的世界四大導航系統之一。
“我這個當兵的不太像一個當兵的,不會扛槍,但是一樣守家衛國,一樣視國家安全和民族利益為最高己任,拿著筆桿子當兵也是一種榮耀。”中國交通通信信息中心導航中心副主任王淑芳這樣詮釋曾經的戎旅生涯。
“北斗導航已深入到國民經濟各個領域,深入到老百姓日常生活中,我們整個社會和老百姓越來越離不開它,如果在這種情況下我們還依賴于國外系統,受制于人,可想而知影響有多么大。”
“中國作為一個世界大國應該有導航領域的主動權,要有自己的東西。”
今年王淑芳成為由交通運輸部推選的黨的十九大代表:“通過北斗推廣應用,我們加強了道路運輸安全監管,2016年同比2011年,一次10人以上重特大道路運輸事故死亡率同比下降60.9%,促進交通民生。”
呼蘭河畔等雪來 熱血青春播撒“一代北斗”
高高的東北玉米田地旁,王淑芳每天穿梭這條羊腸小道上中學,往返8公里路程,眼看同村人都買了自行車,路上人跡稀少,時常擔心兩側玉米地里竄出只大狗或陌生人。
東北大雪過后寒星清澈閃亮,王淑芳放學路上踹著深雪,心里默叨一首自創的少年詩:“腳踏皚皚雪,頭頂滿天星,鳥已歸巢去,萬籟寂無聲。十年寒窗苦,豈為己樂乎?雄心和壯志,早已埋心中。”
在村里同齡人很早便放棄學業的情況下,1991年王淑芳從東北吉林考取北京航天航空大學電子工程專業,是家里六兄妹中唯一考上大學的孩子。
“父母身體欠佳,我拿到大學錄取通知使勁兒哭了一場,沒有路費不知道該怎么走,只能借錢上學。”王淑芳回憶起自己圓“大學夢”的時刻。
90年代初,中國開始自建衛星導航系統。王淑芳大學畢業前夕,正趕上北斗籌備組到北航招生。“去做北斗跟我專業匹配,又從頭開始,全國空白,世界第三,有吸引力。”王淑芳對北斗建設熱血沸騰,當時北航電子工程專業100多人,只有她一個人去了,其他同學更傾向于待遇優渥的外企職位或者出國。
中國北斗衛星升空。(圖片源自北斗航天集團官網)
當時北斗科研條件艱苦,北斗項目組蝸居在招待所的一間客房里,作為第一批大學生,王淑芳和同事們擠住四人一屋的軍營宿舍,睡上下鋪。
北斗建設早期,王淑芳主要參與北斗導航系統的總體設計,負責北斗用戶機研制,經常赴外地出差,進行系統研制和聯調測試。
黑龍江省呼蘭河畔綏化,在零下四十度下的極寒地區,王淑芳肩背十多斤的用戶機,把隨時可能“凍得不走字”的測試儀器摟入懷中捂著,雙腳踩在雪地里凍得生疼,測驗衛星信號在雨雪天氣下的衰減情況。
“當時正趕上98年前的IT電子業高潮,沒人知道北斗到底能否成功,而科技人員非常吃香,當時周圍很多同事同學一波接一波地出國了。”王淑芳內心迷茫不知道“北斗夢”何時實現,外界又是改革下的社會誘惑。
“連續測試、熬夜當時經常有,但身體付出是淺層次的,很多人不愿意去參與,主要因為大家會想萬一要失敗呢,當時沒有人知道北斗成功要多長時間,要克服怎樣的技術難關,有多少人愿意撲下身子,把一件事干個十年、八年才還不一定出來?”
軍令如山,北斗建設初期按照機密管理,王淑芳在北斗系統民用開放前不能向外透露半點,顯得神秘:“當時村里鄉親認為當兵只是年輕人的一般出路,大學畢業找一個好工作比當兵更榮耀。我在部隊干工作,干什么不能說,有人覺得你在單位是不是發展出了問題····”
1997年用戶機終于快問世了,由于長期“5+2、白加黑”連軸加班,王淑芳在工作崗位上暈倒住院了。經醫院檢查,王淑芳一天中有2萬多次非正常心率,“心臟早搏,不正常心跳時就感覺心里咯噔一下,像瓶里的水往外倒不出來一樣,噎著了。”
2000年10月首顆北斗導航實驗衛星發射升空,北斗衛星導航試驗系統階段性建成,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擁有自主衛星導航系統的國家。
在交通運輸部海事衛星地面站,王淑芳做系統部署調試。(受訪者供圖)
“要說人有多偉大我覺得是一個逐漸的過程。”
“畢業那會兒做北斗是新鮮想干,后來發現北斗不止是一個追趕國際領先的問題,它更涉及到國家戰略和民族利益。”王淑芳袒露自己追隨北斗的心路歷程,責任感與使命感支撐王淑芳走過北斗建設的艱難與迷茫,“作為一個中國人就要去捍衛國有品牌的事業,這意味著既然干了就必須要干好,這是不容動搖的一個使命。要說人有多偉大我覺得是一個逐漸的過程。”
作為北斗應用系統的設計師,王淑芳參與了兩代北斗系統的論證和方案制定,主筆編寫了成為北斗系統建設重要依據的四項國家軍用標準,主持完成了多項北斗用戶機的科研成果。
2007年國家加大了北斗的民用開放進程,王淑芳發現了北斗事業的新爆發點,轉業來到交通行業,從零開始,專注于北斗的交通應用和運輸信息化工作,“人總有自己的想法,就是你想做點什么。”
王淑芳牽頭實施了第一個二代北斗系統的“民用示范工程”,向重型載貨車、危險品車、大型客車等全國重點運營車輛推廣安裝北斗導航終端,全面構建“重點營運車輛聯網聯控系統”。
“剛開始車主和管理者抵觸安裝北斗終端,不愿意被監管。”王淑芳一次又一次地組織召開協調會,分析北斗的國家戰略意義,同時設計語音提示、信息發送等北斗終端服務功能,適應行業的使用需求。通過普及應用降低北斗終端價格,“北斗終端已經和GPS價格相當了。”
目前,北斗導航終端已從最初“推不下去”的8萬臺增長到500多萬臺,近千家北斗終端生產及服務企業進入了交通領域,帶動產值數百億元,實現北斗在民生應用領域的破冰。
交通運輸部應急指揮大廳中,王淑芳介紹貨運公共服務平臺。(受訪者供圖)
“超速行駛”、“違規行為已糾正”、“平臺已下發提示”···· 9月26日上午記者看到,交通運輸部應急指揮大廳的監控屏幕上,重點營運車輛數據在不斷翻滾,每天500多萬臺北斗導航終端獲得的車輛位置數據回傳到營運車輛監管服務平臺,保障全國交通應急指揮和日常安全監管。
道路運輸事故傷亡率降下來了。從2011年推廣北斗導航終端開始至今,6年間一次3人以上重特大道路運輸事故死亡率同比下降47.4%,一次10人以上重特大道路運輸事故死亡率同比下降60.9%。
“醫生的特點是看病救人,人有病了醫生去救他,我們的特點是預防在先,不亞于醫生治病救人的作用,挽救了很多人的生命財產安全和家庭幸福。”王淑芳深感北斗導航交通推廣和道路運輸安全監管的意義重大。
“我覺得干北斗不是辛苦,更多的是幸運,能夠一畢業就趕上北斗,北斗后來又被國家越來越重視,推向全社會使用,人生能趕上一件大事,而且是愿意做的事,并且把它做成了,這是一個幸運。”
今生擇北斗全無憾? 有一憾:父母永遠不知我是干啥的
談及北斗導航建設和未來發展,王淑芳總提到要“以用促建”,通過北斗的產業化市場推廣來直接或間接地反哺北斗導航系統,促進北斗的研發升級。
王淑芳和同事溝通營運車輛數據清理。未來網記者 和海佳攝
目前,北斗導航產品已廣泛應用到交通運輸、海洋漁業、水文監測、應急搜救等領域,帶動了從芯片到終端的北斗產業鏈發展,涉及通信、終端、芯片等不同方面,產生上百萬億產值。
“華為等大部分國產手機現在也裝有帶有北斗導航的多模導航芯片,北斗防丟手環這些產品也推出來了,老百姓日常生活用上了北斗導航。”王淑芳看著北斗“出生”,又守護北斗“長大”,言談間流露著欣慰。
令王淑芳記憶猶新的一幕是,王淑芳給河北張家口一所小學講課,一位小學四年級的女孩在狹窄的樓道里怯生生地望著她說:“王老師,我爸爸在用北斗,我爸爸是大車司機。”
“這個孩子和家長很自豪在用中國自主研發的導航,以前一個司機不愿意用北斗終端,不愿意被監管,現在他們知道了用北斗不僅促進國家安全戰略,更是對個人和家庭的保護。”從經常被問到“什么是北斗導航?我們為什么要使用北斗?”至今,王淑芳走過了一段長路。
衛交通運輸部海事衛星地面站。(受訪者供圖)
“軍功章上有我的一半,也有你的一半。”王淑芳對家人多年來給與的事業支持心存感激,讀小學的女兒也聰穎懂事。“長大了我要做像媽媽一樣優秀的人。”女兒為王淑芳深感自豪,在母親加班時發微信鼓舞干勁:“一分耕耘一分收獲,讓我們一起加油吧。”王淑芳給記者翻看女兒發給自己的勵志微信:“誰做事都離不開家人的支持,在這方面我沒有任何阻力。”
從事北斗事業22年,經歷縱長繽紛的職業生涯,這份執著追求北斗的道路上是否淋漓盡致,全無遺憾?王淑芳搖頭:“有個遺憾。”
“你到底是干啥的?”王淑芳父親關切著女兒在北京的境遇,但因北斗建設初期的機密性管理,王淑芳不能告訴父母自己的工作。
“沒有機會,根本沒有機會,我一畢業就投入北斗建設,我父母都是2000年前走的,當時我想北斗升空后,我能適當休息一下,接老人至少看一次北京,我特別希望有一天哪怕接他們來看一眼····”
19歲離鄉,少年時在東北田壟間堅定的心愿,歷經波折,發芽開花,如今要父母至親懂得,王淑芳才甘心。而早已離世的父母永遠也不會知道,他們為國家養育了這樣一位女兒。
2017年“北斗三號”衛星預計發射升空,2018年北斗導航系統預計完成18顆全球組網衛星發射,2020年前后中國將建成北斗全球組網系統,為全球用戶提供服務。
中國的北斗,世界的北斗。
在下一個五年,北斗導航正逐漸朝全球拓展,成為在核電出口、高鐵出海后的又一張中國名片,引領中國科技產業登上世界舞臺。
“雖然你望著天空看不見它們,但是任何時間,任何地點,我們都可以接收四顆以上的衛星來定位導航,我知道北斗在天上閃著呢。”王淑芳把青春年華獻給北斗事業,如今已在交通行業工作了十年的她,在來日將把北斗、大數據等核心技術引入到交通領域,以現代技術回饋百姓,服務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