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在施行9年后于上月進行了首次修訂。征求意見稿中要求,各級人民政府積極推進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建立健全政府信息管理動態(tài)調整機制,逐步擴大政府信息公開的范圍。7月6日,為期一個月的征求意見工作結束。
近日,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lián)合問卷網(wǎng),對2009名受訪者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81.8%的受訪者在日常生活中關注政府信息,政府網(wǎng)站(52.6%)和政務微博、微信(51.1%)是受訪者獲取政府信息的主要渠道。45.0%的受訪者表示申請政府信息公開時等待時間長,90.6%的受訪者期待政府主動公開信息,68.1%的受訪者建議建立政府信息公開的追責機制。
超半數(shù)受訪者通過政府網(wǎng)站和政務微博、微信獲取政府信息
在金融行業(yè)工作的林杰,喜歡在上下班路上用手機刷新聞。“由于工作需要,我會格外關注政府最新推行的政策、‘一行三會’(中國人民銀行、銀監(jiān)會、證監(jiān)會、保監(jiān)會的簡稱——編者注)日常的工作動態(tài)等”。
北京某高校教師李翰(化名)平時非常關注政府信息。“我通常會關注政策法規(guī)類的信息,尤其是政策制定過程中的征求意見以及政策公布后的政策解讀”。
調查顯示,81.8%的受訪者在日常生活中關注政府信息,16.1%的受訪者不關注。
政策解讀類信息(62.2%)是受訪者主要關注的政府信息,其次是公開征求意見的信息(45.5%)。此外還有:辦事指南(38.6%)、日常工作動態(tài)(38.0%)、政府公布的數(shù)據(jù)(33.5%)、結果公示(29.0%)、組織機構設置(21.4%)和聯(lián)系方式(16.4%)等。
“我主要通過媒體報道來獲取所需信息,有時也會登錄政府官網(wǎng)查看。”李翰說。
“現(xiàn)在獲取信息的方式多了,利用碎片時間瀏覽一下微博、微信就能獲知很多最新消息。我還關注了很多政府部門的官方平臺,也下載了一些新聞App,這樣可以及時收到消息推送。”林杰認為借助互聯(lián)網(wǎng)平臺,可以隨時隨地獲取政府信息。
調查中,52.6%的受訪者通過政府網(wǎng)站獲取政府信息,51.1%的受訪者通過政務微博、微信等獲取,47.3%的受訪者通過新聞媒體獲取。其他獲取政府信息的方式還有:社區(qū)張貼的公告文件(42.2%)、電視(29.0%)、報紙(21.4%)和口口相傳(13.6%)等。
45.0%受訪者直言申請政府信息公開等待時間長
如果有需要,你會申請政府信息公開嗎?23.9%的受訪者表示一定會,55.8%的受訪者表示可能會,11.2%的受訪者表示不太會,2.8%的受訪者表示完全不會,6.3%的受訪者表示說不好。
上海閔行區(qū)青悅環(huán)保信息技術服務中心負責人劉春蕾,在日常工作中主要關注環(huán)境質量信息以及企業(yè)環(huán)境信用信息的公開情況。劉春蕾坦言環(huán)境質量類信息相對容易獲取,但是企業(yè)環(huán)境信用、清潔生產(chǎn)等信息的公開程度較低。“在2014~2015年,我們申請過很多環(huán)保類政府信息公開,一般需要15個工作日才會收到答復,還有一些沒有收到反饋。有的地方可以直接網(wǎng)上申請,而有的地方手續(xù)較為繁瑣,需要寄送掛號信等,還有的地區(qū)對申請者的戶籍有要求”。
劉春蕾告訴記者,機構曾在2016年就省級環(huán)保部門官方網(wǎng)站申請公開的渠道有效性進行了調研,結果發(fā)現(xiàn)31個省(區(qū)、市)中有16個省市的環(huán)保局網(wǎng)站可以正常提交信息公開申請,有的官網(wǎng)系統(tǒng)申請頁面設置存在故障,不能正常申請,有的在申請后無法了解處理進度,收不到回復。
在申請政府信息公開時,人們都有何感受?45.0%的受訪者表示等待時間長,40.7%的受訪者表示申請手續(xù)復雜。此外還有:辦事效率高(30.2%)、公開的信息不夠全面(28.4%)、申請方式有限(26.1%)、申請信息的門檻高(22.0%)、受理速度快(21.3%)、信息公開的平臺少(20.2%)、簡便易操作(17.9%)和信息更新頻率慢(16.2%)等。10.2%的受訪者沒有申請過政府信息公開。
90.6%受訪者期待政府主動公開信息
“申請公開的效率較低,而且申請到的信息很難進行二次利用。現(xiàn)階段,我們會對環(huán)境數(shù)據(jù)的公開情況進行調研,如清潔生產(chǎn)信息、飲用水源地信息、生活垃圾處理設備信息等,然后以調研報告、建議信等方式推動政府主動公開信息。”劉春蕾認為政府有必要主動公開數(shù)據(jù)。“主動公開數(shù)據(jù)一般是周期性的,而且形成制度后可以自動運轉,便于信息的收集利用。不像申請公開,是事件驅動的”。
在李翰看來,政府主動公開信息既可以保障公民的知情權,也有助于提高政府的公信力。“感覺有些時候,普通民眾不了解政府制定政策的過程,容易被其他消息誤導。如果政府主動公開信息,可以在民眾與政府之間建立起直接的聯(lián)系,可以更好地推行政府的政策”。
調查中,90.6%的受訪者期待政府主動公開信息,其中38.9%的受訪者非常期待。
在公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修訂草案征求意見稿)》中,寫入了“以公開為常態(tài)、不公開為例外”的原則,對此,南開大學周恩來政府管理學院副教授張志紅表示,重大原則的寫入,為我國政府信息公開指明了未來發(fā)展的方向。“信息公開的政治關照程度提高,權責分工也更加明確。公民申請的門檻更低,信息公開的質量以及政府治理水平也將大大提升”。
張志紅認為在政府信息公開的過程中,要保證信息公開的及時性、真實性以及要明確信息公開的標準。“新的草案對此有了明確的界定,但是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仍然有大量的灰色空間,屬于可公開和不予公開之間的模糊地帶,因此需要各地政府根據(jù)具體事項加以明確,但是不宜一刀切”。
張志紅指出信息公開是政府執(zhí)政必要的陽光防腐劑。“各級各部門政府相關工作人員的素質、能力參差不齊,需要進一步提高。同時要確保信息公開的質量,特別是不能為政府工作增加不必要的麻煩。另外,在明確信息公開的職責分工后,有可能會出現(xiàn)信息工作的相互推諉,這時應當有首問責任制作補充,做到應公開盡公開”。
對于政府信息公開,68.1%的受訪者建議建立政府信息公開的追責機制,61.4%的受訪者希望提高工作人員的工作技能和辦事效率,60.0%的受訪者期待明確政府信息公開的標準,36.8%的受訪者建議建立對政府信息公開的監(jiān)督渠道。
受訪者中,00后占0.9%,90后占22.3%,80后占54.8%,70后占16.3%,60后占5.1%。受訪者的行業(yè)分布為:國有企業(yè)(23.5%)、事業(yè)單位(20.6%)、個體戶(9.4%)、農(nóng)林牧漁業(yè)(6.6%)、高校及研究機構(4.6%)、醫(yī)療衛(wèi)生(3.5%)、黨政機關(3.2%)、證券金融(3.1%)、中小學(3.0%)、文藝體育(1.9%)、在校學生(1.6%)、新聞媒體及出版(1.5%)、律師(1.2%)、公益組織(1.1%)、軍人(0.3%)等。
實習生 孫山 來源:中國青年報 ( 2017年07月11日 07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