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視覺
■價格關乎誠信,虛假促銷透支了電商平臺的公信力。如果說商品造假是傷害消費者的一記重拳,那虛假促銷就是傷害消費者的一記綿掌,看似輕飄,但已造成內傷,帶來的負面影響也會持續發酵。
不久前,北京市發改委對食品電商“我買網”開出的一紙罰單引發關注。因我買網存在“利用虛假的或者使人誤解的價格手段,誘騙消費者或者其他經營者與其進行交易”的價格違法行為,北京市發改委決定對其罰款5萬元。
很多人認為,電商“先抬價再打折”的虛假促銷確實該治治了。不少迅速發展的電商平臺,把“價格比實體店更低”作為宣傳口號,吸引消費者眼球。誠然,有些品類,比如服裝,電商價格比商場更便宜。但也有不少電商平臺的價格水分不小,甚至為了營造“低價”的假象,玩起了數字游戲。
在一些網站,所謂五折優惠甚至更低折扣的產品,優惠后價格跟平時其實差不多。對于不熟悉套路的消費者,看到這么誘人的折扣,往往忍不住下單購買。我買網此次受罰的案例中,一款3200克的初萃雜糧禮盒產品,網站標明卡券專享零售價為110元,可以使用28元折扣券。其實,該商品平時的正常售價只有90元,所謂的促銷價并沒有便宜太多。
也有人認為,對于電商虛假促銷,沒必要大驚小怪,覺得“現在從旅游電商到食品電商、從B2C電商到C2C電商、從內資電商到外資電商,虛假促銷很普遍,甚至已成為行業潛規則,在這樣的大環境中,如果哪家電商想獨善其身,別說能不能賺到錢,恐怕都要揭不開鍋了。”真是這樣嗎?
相比商品造假、服務不佳等問題,虛假促銷對消費者的直接“殺傷力”看起來小一些。但事實上,價格關乎誠信,虛假促銷透支了電商平臺的公信力,傷害一點也不小。如果說商品造假是傷害消費者的一記重拳,那虛假促銷就是傷害消費者的一記綿掌,看似輕飄,但已造成內傷,帶來的負面影響也會持續發酵。
我們不妨討論一下,在當前消費者的決策因素中,價格還是第一位的嗎?電商在發展起步階段,低價確實快速聚集了大批人氣。然而,這并不意味著電商只靠價格就能取勝。目前,電商消費呈現品質化、品牌化趨勢,在關注價格的同時,質量和體驗占據更大比重。這種消費潮流下,一味追求低價而失守誠信的底線,難讓消費者滿意,難逃被淘汰的命運。
有觀點認為,一些國內電商平臺太焦慮了,有的創業平臺上線一兩年就想成為行業領導者,沒幾年就喊口號準備上市。在“互聯網+”的大背景下,雖然電商發展的窗口和機遇難得,不容錯過,但也不能急于求成。這既不符合企業發展規律,也無法形成與消費者需求相匹配的有效供給。消費者歡迎的電商,一定不是靠燒錢燒起來的,而要在消費需求中找生命力,通過降低行業整體成本形成自身核心競爭力。
電商燒錢賺人氣的時代真的過去了。眼下,電商要走得又穩又快,就應告別“價格博眼球”“刷單騙關注”的老套路,回歸商業的本質,守住誠信的底線,努力為消費者帶來更優質的產品和服務,在高水平供需平衡中實現自身持續發展。(作 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