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踐行助學承諾27年 欲資助十萬名貧困學生
2015-11-09 18:33:00 來源:中青在線-中國青年報
寫著“荒郊古木,寒隧陳荄”八個大字的宣紙緩緩展開,蒼勁有力古意撲面,這是84歲的著名書法家沈鵬先生剛剛送給楊波的——為了幫楊波實現“以愚公移山的精神完成資助十萬貧困子弟”的愿望。
楊波,北京藝術傳媒職業學院院長。從1988年,他將賺得的人生第一桶金——翻譯外文書籍的2000元稿費捐給中國中小學幼兒教師獎勵基金會開始,已經堅持向貧困孩子捐贈27年。除了沈老,很多當代頂尖書法家,像啟功、劉炳森、劉大為都將作品托付楊波,讓他義賣,將善款用在老少邊窮的孩子們身上。
新的拍賣會將在年底舉行,楊波在北京鳳凰嶺的辦公室里忙碌。說是辦公室,其實是擠滿了卷軸的倉庫。那一件件價值連城的作品,寄托了多少書法家、國畫家的扶貧善心,也是楊波20多年的執著積累。
十萬八千里的十萬工程
誠信之國從自己身邊建立
許愿容易踐諾難。
記者翻看了楊波厚厚的三大摞匯款底單,27年,他每年堅持給貧困縣的教育局、縣一中寄錢。到今年,幾乎是一個學校、一個縣1.5萬元,天南海北20多個。“您有名有姓資助的學生有多少了?”楊波說,1000多名。那離10萬名豈不是有十萬八千里嗎?
49歲的楊波卻充滿自信。即將拍賣的作品均出自現當代頂尖書畫大家之手,近3000件。其中有很多都是楊波的文化公司多年收藏的齊白石、關山月、范曾、歐陽中石、劉大為、張海、陳昔未、王乃壯等眾多名家作品。
他坐在硬邦邦的沙發上,美滋滋地打量著一幅幅字畫,像個孩子一樣感嘆:“你說多美呀,多漂亮啊!”在別人看來,這些是藝術品,是名家墨寶,但在楊波眼里,化作的是一個個讀書的孩子。
年輕時的楊波很有商業頭腦。他辦過英語培訓學校,做過網絡公司,投資家人開過餐館,但后來為了公益辦學,只剩下現在的那家文化公司支撐學校的開支。
1994年11月,本著“發展人類教育,提高民族素質,濟困扶貧,為社會培養合格人才”的宗旨,楊波創辦了北京圓明園學院。2014年,學院由財經類院校轉型為藝術傳媒類院校,并正式定名為北京藝術傳媒職業學院。
為了助學,楊波一直未婚,成了他媽媽的心病。最近他又把北京城里一套241平方米的商品房典當了。有個觀察了他20年的媒體朋友評價:“這么一筆筆的捐款,只有獨身的人才能當這個烈火金剛,要是有了孩子有了家,經濟也不自由了,怎么也得先給孩子留啊!”
楊波的癡,既讓人嘆息,也讓不少書法家慷慨相助。
書法家李鐸先生題寫“十萬工程,功德無量”,書協主席張海為他的十萬工程,一次撰寫了3000余言。劉炳森曾專門寫了一幅字落款是“小民舍主者乃楊波仁弟也”。一位書協副主席,見到他就說,你的面相一看就是忠良,你說吧你讓我寫什么我就寫什么。
過去聽說過楊波校長,但總是疑惑,他有什么魔力,讓那么多書法權威、教育名家長達十多年二十年地為他揮毫潑墨?
楊波認為自己靠一個“誠”字打動名家,“人們都抱怨中國人這些年騙子多,沒有誠信。民辦教育領域也是出了很多事,很多人就為了現金流,眼里沒有‘長利’。搞教育的人不能隨波逐流,我要在自己能影響的范圍內建立一個誠信之國。”
沈鵬先生近20年持之以恒義務為楊波的公益辦學慷慨相助,楊波一直覺得非常感佩,琢磨著怎么感謝老先生:“人家缺什么呢,什么也不缺。”
有一天他靈光閃現,與沈鵬先生通電話:為了感謝您的公益助學,我想將校園里一個5層樓的建筑以您的名字命名,用您的藝術成就激勵更多的孩子,請您題詞!沈鵬先生很開心,卻搖搖頭,“哪里有自己給自己題詞的道理”。后來,楊波反復琢磨:要不請多年支持學院公益辦學的邵華澤將軍給沈鵬樓題詞吧。沈鵬先生是中國藝術方面的權威,邵華澤將軍又是傳媒的權威,這樣,不是珠聯璧合嗎?不出所料,沈鵬先生與邵華澤先生都欣然允諾,美事促成。
從喧囂到沉默的十萬工程
楊波原來不是個低調的人。
1995年8月,一個念頭忽然闖進他的腦子,“我要在有生之年幫十萬個有名有姓的窮孩子減免學費生活費!”在他的游說下,許多書法界、繪畫界的名家,都將作品交給楊波,襄助他心心念念的“十萬工程”。那一年楊波舉辦了一系列活動,邀請李鵬、李嵐清等國家領導人支持他的公益活動。楊波的募捐會,名流云集、大腕穿梭,著名藝術家啟功、關山月、沈鵬、劉炳森,教育家季羨林都在為他出力。
但楊波沒想到的是,世界上并非好人好命或者好心好運。他的人生急轉彎來了。
2007年,有教育情懷的楊波要辦職業學校,就必須按國家要求征地。這難度,出乎想象。無論他認識什么大人物,他是什么名人的座上賓,這時都沒用了。過五關斬六將,鳳凰嶺150畝教育用地好不容易征下來,但里面幾十戶的農戶還要安置,又是一筆天文數字。
在人生的低潮,不時有人問,楊波你這樣到底什么目的?是為了出名?你的資源在這,只要不做教育,干什么不行?
楊波想不通了:我一直在捐資助學做善事,辦職業學校也是在為國家培養人,這個職業學校也是公益辦學,掏幾千萬上億征的地按民辦教育法也是國家的資產,為什么還是那么難?
編輯:王文偉
關鍵詞:學生名單;貧困學生;踐行;男子;財經類院校
50名學生早在一年前被公布被錄取,如今開學了卻還沒收到錄取通知書。廣東理職學校認為廣東建職學院要招收,就必須將50名學生全部“打包走”,而后者卻認為這不符合招生政策。廣東50名學生被錄取后無通知書 一年多沒學上
2015-09-23 10:51:06
“50名學生至今沒收到錄取通知書”追蹤
2015-09-22 07:11:00
“50名學生至今沒收到錄取通知書”追蹤
2015-09-22 07:10:00
參與討論
我想說
央廣網官方微信
手機央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