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窗遠眺,嘉陵江上白帆點點,河鷗低翔。遠處過江渡輪不時傳來或長或短的汽笛聲。這是少年時我的城市記憶片段,一輩子也忘不掉。
許多城市因水而興,例如上海、香港,重慶也不例外。有水的城市有靈氣,有山有水,更是靈氣十足。舊時,穿行于長江、嘉陵江上的渡輪,清晨把人們從江北載往南岸,傍晚再從南岸載回江北,周而復始,繁盛一時。
那時,從朝天門至江北、彈子石等航線的輪渡,總是人潮涌動。每日,忙于生計的人們依賴輪渡出行,“過河船”,承載著代代重慶人的記憶。它也是重慶開埠時期和陪都時期重要的歷史見證與縮影。
城市在迅速發展,那種初級的繁榮當然不可能持久。隨著重慶兩江上座座大橋飛架,條條軌道跨江,輪渡輸給了效率,只能陷于沒落。輪渡、客運纜車、過江索道,那些老舊的交通方式一一消失,既是歷史的必然,同時也不免有些悵然所失。
昨日本埠一則新聞,引起當地市民熱議。重慶市客輪公司即日起正式恢復朝天門至江北嘴至彈子石碼頭輪渡航線,每日開行10趟,方便市民與游客出行。
“從前的日色變得慢,車馬郵件都慢,一生只夠愛一個人”。木心先生的歌詞擊穿了快時代里想慢下來的人們的內心。大概事物發展總會依照“輪回”的規律吧,眼下,不少“舊物”正在漸次成為人們的新寵。有些東西丟掉了,還能撿回來,比如旗袍、漢服、老戲曲,但有些舊物毀了就沒了,不可能再復原,如古城墻、老街道。
近年來,隨著旅游業的中興,重慶已成為全國知名的旅游城市。由于山城的地理特征,讓整個城市立體、多維、多變化,很多旅行者期望可以多角度觀察這座城市。
朝天門、江北嘴、彈子石,正處于城市CBD核心地帶,外來游客乘坐這條輪渡航線,從江面看兩江四岸不一樣的景致,這跟從南山一棵樹遠眺、長江客運索道高空俯瞰不同,對體會3D重慶是一種全新的角度。客輪公司還表示,下一步,將開辟朝天門到磁器口游覽航線,嘉陵江沿岸風光可盡收眼底。目前,嶄新的輪船已經打造完畢。
維多利亞港灣,高樓林立之下,老派天星小輪吐著白煙,古舊叮當車穿樓而過,百年不變。這是華洋雜處的香港之魅力所在。一座有魅力、有味道的城市,不在于表面的光鮮,而在于充滿生氣,有許多“活”歷史的傳承。
佇立朝天門,看兩江四岸,城市在長高,日益現代化。腳下江水川流不息,歲月在流逝。慢悠悠的渡輪連接兩岸,穿行于過去和未來的時空里,變成關于這座山水城市的歷史印記。(央廣網評論員吳新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