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5日,滴滴共享單車平臺在成都上線,并正式推出自營的共享單車品牌——青桔單車。滴滴出行稱,青桔單車是滴滴出行的新成員,用戶在滴滴平臺進行芝麻信用認證后,可以免押金騎行青桔單車,希望為用戶提供更安全更好騎的騎行體驗。
一邊是新來者信心滿滿,另一邊卻是競爭中的落敗者黯然收場。據了解,近期以來,町町單車,小鳴單車、小藍單車等一批共享單車企業,因缺乏后續資本注入等原因,紛紛倒閉,并曝出共享單車押金難退、車輛無人回收等問題。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國共有35家共享單車企業已倒閉或停止運營,另外有近20家瀕臨倒閉。
可以說共享單車的出現既是“共享經濟”的一次大膽創新,也為公眾出行提供了一個新的選擇,因此在其出現之初,就引起了人們的關注。由于能夠在相當大程度上解決公眾出行“最后一公里”的問題,共享單車用戶也出現了較大的增長?吹皆囁叩某晒,很多企業也快速進入這一行業,試圖分得一杯羹。
但是現實卻比預期殘酷得多。不論從產品、成本、供應鏈、投放量及訂單量看,眾多后來者對于先發者都沒有任何顛覆式的創新,也沒有顯著優勢可言。而且后來者相對先發者更大的劣勢在于獲取新用戶要困難的多。因為不同于其他應用,單車用戶的遷移成本并不僅是再多下載一個軟件那么簡單,還需要繳納押金、充值等費用。因此,當后來者的資金耗盡,無力再將“燒錢大戰”維持下去之時,也就會面臨出局的結果。
此次滴滴出行推出青桔單車,并稱用戶在滴滴平臺進行芝麻信用認證后,可以免押金騎行。雖然這一做法看似是創新,但也并不新鮮,目前就已經有共享單車運營者就采取的類似免押金措施。同時也必須注意到,共享單車用戶數量在進入穩定狀態后將難以突然出現大幅增加,靠免押金甚至免費使用等方式推廣,也難以吸引足夠多的新用戶。
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新時代,共享單車的出現是共享經濟的試刀石,展現了共享經濟的活力,也展現了創新的無限可能。當大量企業和資金共同涌入同一個行業中,能幸存的只會是少數。這就需要更多的企業弘揚創新精神,通過不斷創新,為發展創造更多機會,實現新的作為。(央廣評論員許大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