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長沙10月31日消息(記者傅蕾 通訊員鐘林)第22屆中國中部(湖南)農業博覽會10月30日拉開帷幕,展會為期5天。從掛著“地方牌照”的小展會,逐步變身為擁有“國際名頭”的大平臺,農博會見證了湖南農業的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
在舜華臨武鴨展臺,聚集了不少前來“囤貨”的人。這次農博會,企業新推出了冰爽鴨和餐桌臨武鴨,展出的風吹板鴨、休閑食品、預制菜等特色產品,以及免費試吃、現場炒制等活動,吸引了一大批逛展市民的“眼球”。舜華鴨業是農博會上的“老面孔”,已連續22年參展。從第一屆展會第一天僅銷售幾十只鴨,到去年展會每天銷售超過6萬只鴨,銷售量大幅增長,產品種類更佳多元。
舜華鴨業是農博會發展的一個縮影。1999年,首屆農博會在長沙紅星大市場舉行,參展企業不強,品牌不多不響,推出的200多個品種,基本囊括了全省農副產品的精華。2002年,農博會融入“中國”和“國際”兩個概念,首次設立國際展臺,今年的農博會,參展種類達2.8萬多種,企業參展4000多家,還創新推出了“線上農博”,將通過現代信息化技術開展“云展示”、“云對接”、“云洽談”、“云簽約”等,與“線下農博”一道,聯動中部六省農業企業深入開展交流合作。”
近年來,湖南省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打造特色農業、精細農業,一批“湘字號”品牌涌現。在農博會上,保靖黃金茶、新晃黃牛、寧鄉花豬、沅江蘆筍……各種區域公共品牌、一縣一特品牌、地理標志品牌目不暇接,這些產品綠色生態品質好,引來客商“追捧”,農產品有了更廣闊的市場。
農博會上也有了更多科技、智慧元素。在農機展區,湘字號農機企業成了主角,插秧機、植保無人機等機械設備,吸引合作社和種田大戶紛紛咨詢下單。借助物聯網技術,農產品有了“電子身份證”,從種植、生長,到采摘、銷售,全程數據被實時監管追溯。參展商鄧華介紹,“智慧農業是趨勢,像實現物聯網以后,勞動強度降低了,施肥用藥就很精準了,產量、品質都會提高,老百姓也會有更安全放心的農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