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準扶貧模式的高校探索——華南理工大學的實踐與啟示》叢書(央廣網發 校方供圖)

  央廣網廣州10月17日消息(記者鄭澍)10月17日是我國第七個國家扶貧日。今天,華南理工大學舉辦《精準扶貧模式的高校探索——華南理工大學的實踐與啟示》叢書首發式暨高校扶貧工作研討會。

  華南理工大學黨委書記章熙春在致辭中表示,華工始終高度重視扶貧工作,把脫貧攻堅的使命和責任擔在肩上,舉全校之力,盡銳出戰,打造了重教扶智、興業扶產、振鄉扶民“三扶一體”的“全方位扶貧”幫扶體系,取得了貧困地區發展動力、發展活力與發展能力“三力協同”的“可持續發展”幫扶成效,為精準扶貧模式的高校探索貢獻了“華工方案”。

  據介紹,華南理工大學對口扶貧地區之一,云縣于2018年9月成為云南省史上第一次、滇西第一批、臨滄第一個脫貧摘帽縣,正式退出國家貧困縣行列。2019年底,孔美村94戶貧困戶412人全部脫貧,從貧困村出列。學校定點扶貧工作在2018-2019年連續2年被國務院扶貧辦評定為“好”這一最高等次,定點扶貧項目從2017年至2020年連續四年被評為教育部直屬高校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典型項目。

  叢書編寫組代表吳志才表示,來自華工4個院系近20名跨學科專家學者以及20名一線扶貧干部全面參與,經過近10次的編寫研討會及10余次的實地調研,歷時一年,最終形成一套三冊共計70余萬字的叢書。叢書系統總結了學校定點扶貧工作的實踐成果和理論思考,從三個領域分別總結了高校扶貧的模式與啟示,即《授人以漁:重教扶智實踐與創新》《產業崛起:興業扶產實踐與創新》《全域共興:振鄉扶民實踐與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