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珠海8月27日消息(記者郭翔宇 官文清)風云激蕩40年,1980年,深圳、珠海和汕頭三個經濟特區橫空出世,各自以“殺出一條血路”的勇氣,差異化走出了不同凡響的發展之路。
其中,毗鄰澳門的珠海,在“四十不惑的大考”中,交出了一份滿意的答卷。尤其在科技創新領域,珠海早在上世紀90年代,便在全國首開“科技重獎”先河,厚植下創新發展的土壤。此后,珠海不斷統籌規劃產業鏈、創新鏈、資金鏈、政策鏈,持續激發科技創新活力。
如今,珠海正搶抓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兩點兩廊”建設機遇,加強珠澳科技創新合作,扎實推進重大科技創新平臺建設,推進產業高質量發展,打造成珠江口西岸科技創新高地。
敢為人先
率先設立科技重獎引人才
位于珠海香洲區石花西路56號的亞仿集團,為國家火炬計劃第一批重點高新技術企業,該企業專業從事以網絡和嵌入式技術為核心的仿真、控制、IT系統及智能電子產品的研發及工程,其專業仿真系統一直為國內市場之最。
作為企業的創始人,游景玉的名字如今并不被太多人熟知,但1992年獲得珠海科技重獎的經歷,卻讓她一度聞名全國,也讓她的命運與珠海經濟特區的發展緊密地聯系在一起。
第二屆科技重獎獲得者游景玉(央廣網記者 官文清 攝)
“1月份以來,我們正在做澳門擋潮閘的項目,是澳門很大一個民生工程,這段時間以來我沒有星期六星期天,晚上也加班,所以比較忙,桌子也沒怎么收拾。”
每天工作超12個小時,周末也不休息。在見到記者之前,游景玉前一天晚上還一直忙到深夜11點半……很難想象眼前這位帶著智能手表、伏在圓桌前討論工程進度的老人今年已經81歲。
1992年,在“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號召下,珠海率先設立科技重獎,開啟了全國“重獎”科技人員的先河。轎車、住房、高額獎金……豐厚的獎勵轟動一時。
作為第二屆科技重獎獲得者的游景玉卻坦言,鮮花和掌聲紛至沓來的同時,爭議也隨之而來:“當時引起了很大的社會討論,有正面支持的,有反對的,認為不應該這么重獎,主要是誰都沒干過,你第一次干肯定阻力很多。”
頂著壓力、在爭議聲中堅持舉辦的珠海科技重獎很快獲得了強烈的反響:在首屆大會舉行后的一個多月時間里,珠海市科技部門就收到270多封要求與珠海合作開發科技項目的信函,先后有260多人次攜帶近百個項目前來洽談。而有“海歸”背景的游景玉獲獎,更是燃起了海外高科技人才學成報國的信心:僅1992年一年,珠海就收到500多封海外留學生的信函。
周末游景玉依舊在和技術人員加班探討技術問題(央廣網記者 官文清 攝)
“科技重獎的設立,不是關于‘錢’的問題,而是代表國內重視科學、重視科技人才、重視科技開發這一理念變化的過程。”游景玉指出,在當時社會背景下,科技人員的工資有可能還不如一般工人,在這種情況下,科技重獎的出臺,通過評選重要科技成果作為載體這一行為對科技工作者進行獎勵,這是對整個社會觀念的改變。
也正是在這一年,鄧小平來到游景玉所在的亞洲仿真控制系統工程(珠海)有限公司。盡管時隔多年,游景玉依然清晰記得當年的場景:“我就想一定要向小平同志匯報一下,各種年紀段的知識分子現在為了民族、高科技的發展都在拼命努力。小平同志聽完后特別高興,就問我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你認為站得住腳嗎?我就說我們是用實踐來回答的,過去實踐、現在實踐和未來實踐都要證明這個問題。”
在這之后,游景玉把根扎在了珠海,1995年,她帶著團隊成功研制出中國第一臺核電站全范圍仿真機。她與鄧小平同志握手的場景被定格在郵票上,被她精心裝裱,收藏冊上寫著五個字:光榮與夢想。
在她看來,特區之特,在于創新發展不停步,也催促著她直至今日依然活躍在科研一線。來珠海整整三十年,她印象最深的,還是第一次來珠海時,那個熱火朝天的晚上:“我剛來的時候感覺這里白天、晚上都在拼命努力,不管是干部還是群眾,一直在鼓足干勁,發展自己,推動整個經濟發展,這才是特區最特殊的地方。”
也正是在這份重視科技土壤的栽培下,珠海科技產業迎來了勃勃生機。自設立“百萬科技重獎”以來,截至2020年6月底,珠海已擁有高新技術企業2203家,全市擁有各級新型研發機構33家,其中省級以上16家;科技型企業孵化器35家、眾創空間35家,在孵企業數量達到1443家。同時,吸引創新人才不斷集聚,目前珠海全市累計引進省級領軍人才15名,省級創新創業團隊8個,市級創新創業團隊78個,市級院士工作站11家。
開拓進取
持續激發科技創新活力
7月26日,我國自主研制的大型滅火/水上救援水陸兩棲飛機“鯤龍”AG600海上首飛成功,其踏浪騰空那一刻,國人自古“飛天入海”的夢想終于成真。從“鯤龍展翅”、“云洲鳧水”再到“珠海一號騰空”,這些“珠海造”的尖端科技產品,成為珠海科技創新蓬勃發展的生動注腳。
在珠海唐家灣港灣大道和西堡路交界附近,幾幢頂著“大球”的建筑特別引人注目,這便是珠海歐比特宇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所在地。在這個園區里,伴隨珠海經濟特區走過20載的歐比特,遠遠隔空“遙控”著天上翱翔的12顆衛星。
在國家提倡“民營企業參與國家空間基礎設施建設”戰略的指引下,歐比特針對航空航天、地理信息、智慧城市等領域對高時空分辨率衛星大數據的迫切需求,積極打造基于微納衛星的“衛星空間信息平臺”,即“珠海一號”遙感衛星星座。
“珠海一號”星座是我國首家由民營上市公司建設并運營的星座,分兩期實施:第一期制造發射14顆衛星,建設4個地面接收站、1個衛星大數據中心、1個衛星大數據產業孵化園區,計劃于2020年完成;第二期制造發射20顆衛星,建設4個地面接收站和1個衛星大數據產業孵化園區,計劃于2023年完成。
歐比特常務副總經理蔣曉華(央廣網記者 官文清 攝)
歐比特常務副總經理蔣曉華介紹,目前已經按計劃發射了12顆正常在軌運行的衛星,其中4顆視頻衛星、8顆高光譜衛星。“這8顆高光譜衛星成為國際領先的高光譜衛星星座,具備2.5天對全球掃面一遍的能力。我們還在漠河、珠海、青島、石河子四地已經建成了4個地面接收站,7幅衛星接收天線;在珠海建成了衛星大數據中心。至此,公司具備了衛星運控、數據接收、處理、存儲、分發等能力。”
蔣曉華指出,目前企業正在把“珠海一號”星座的衛星數據進行應用,讓“高大上”的衛星服務于普通用戶。“我們花了很大力氣來推進,比如說在2019年,我們就在珠海試行了綠水青山一張圖的示范工程的建設,該項目可以對整個珠海市進行自然資源、生態環境、農業、農村、交通、城管以及旅游文體等各方面提供每年六至七百份各種各樣的監測報告。”他表示,按正常速度,該工程應該在今年的第三季度進行驗收,這也是作為商業衛星服務于政府的一個典型應用。
“珠海是一個有科技基因的城市,珠海對科技和科技人才的重視,這是當初歐比特選擇落戶珠海的原因。”蔣曉華說。
時隔29年之后,珠海重啟“科技重獎”,這次珠海首度引入社會力量參與到對科技創新的激勵中。據公開資料顯示,珠海今年5月宣布:每年評選一次創新珠海科技獎,設科技進步獎、自主創新促進獎兩類獎項,創新珠海科技獎獎金將面向社會募集,額度每年調整,首年特等獎獎勵金額將不少于20萬。
歐比特自主研發的衛星處理器芯片(央廣網記者 官文清 攝)
作為“科技重獎”重啟后參與獎項角逐的企業之一,歐比特提交了《“珠海一號”高光譜衛星建設與應用》作為申報項目。
“除了對技術的自信外,報這個獎對參與到‘珠海一號’項目里的科技人員,是一種鼓勵和精神上的肯定。另外,這也是珠海市科技基因的延續和對整個科研環境的優化,代表了珠海堅定把科技發展作為城市建設的一個重要方面,突顯出政府在這方面的決心和毅力。”
正如蔣曉華所言,40年來,珠海從來沒有停下推動和鼓勵科技創新的腳步。1999年7月,珠海利用特區立法權,在全國率先出臺《珠海市技術入股與提成條例》,首次將技術入股寫進地方法規,建立和完善了技術成果入股提成的激勵機制。2007年,新的《珠海市科學技術獎勵辦法》增設了“珠海市自主創新促進獎”,將科技獎勵范圍擴大到市場自發性的創新組織和活動。2013年,珠海實施全國首部人才開發地方性法規——《珠海經濟特區人才開發促進條例》,明確支持境外人才中介服務機構和個人在珠海開展業務,并首次以立法形式明確人才開發財政資金的科學投入和增長機制。
可以說,在珠海成長至今的40年里,每一步都在摸著石頭過河,為促進科技創新而盡珠海所能。
開放發展
珠澳攜手科技合作走向未來
8月18日15時許,橫琴口岸新旅檢區域正式開通,“合作查驗、一次放行”的新模式在這個珠澳新口岸正式生效。這是粵澳合作邁開新步伐的生動寫照,是“一國兩制”擲地有聲的落地實踐,也是珠海經濟特區探路先行的又一創舉。
從基礎設施“硬聯通”,再到各項鼓勵和便利澳門人才到珠海就業創業的“軟聯通”,珠澳兩地正從以往“雙城記”逐漸走向融合一體,“合”則雙贏、開放發展,已經成為珠澳兩地共識。
地處珠海橫琴主干道環島東路,有一座珠澳科技合作領域的里程碑式建筑——橫琴·澳門青年創業谷,自開園5年來,橫琴·澳門青年創業谷已累計孵化項目433個,引進培育高新技術企業50家,為30家企業融資5.03億元,成為粵港澳科技創新合作的重要平臺。
澳門大學同樣在此設立了其在大灣區的首個產學研示范基地——珠海澳大科技研究院。該研究院將在珠海橫琴建設5個研發中心和1個商務培訓中心,包括微電子研發中心、中華醫藥研發中心、智慧城市研發中心、醫學研發中心、先進材料研發中心和高級培訓中心。
澳門大學應用物理及材料工程研究所助理教授孫國星(央廣網記者 官文清 攝)
即便是周六,澳門大學應用物理及材料工程研究所助理教授孫國星依舊來到研究院里,窗明幾凈的研究室內剛剛添置了不少新的科研設備。這里將成為孫國星的另一個新工作場所,也將成為兩地科研產出的一個重要平臺。
“比如大家都知道納米顆粒比較貴,而我們就發現了一個特別便宜的量產納米顆粒的方法,通過這種新方法,1至2天就可以產生大量直徑不到5納米的顆粒,這些顆粒可以用來改良吸水樹脂,改良后的吸水樹脂在水中可以膨脹到1萬多倍,是市場上同類產品的兩倍多。” 孫國星稱,該研究吸引了一些企業的注意,因為無論在農業上土壤保水還是油田采油等領域,這類產品都是不可或缺的。
但科研成果轉化過程中受到了阻礙,因為澳門地方有限,孫國星團隊沒有條件去做產品工藝研發,而珠海澳大科技研究院的設立讓孫國星看到了曙光。
“澳門的科研能力比較強,學術氛圍濃厚,而珠海的創業創新氛圍比較濃厚,政府的支持力度也大。比如研究院給我們提供了技術轉移的平臺,我們需要冰水條件,他們就配備了低溫實驗室來量產這種納米顆粒。所以我們要推進珠澳合作項目,把它真正的轉化為對社會有用的產品。”孫國星表示。
孫國星正在開展實驗(央廣網記者 官文清 攝)
事實上,粵港澳大灣區也賦予了珠海共同做大做強粵港澳大灣區澳珠極點,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可持續發展的歷史使命。面對珠澳合作的新機遇,珠海再次打出“科技創新牌”。也就是在這個月,以“科技重獎”著稱的珠海,又出臺了全新《珠海市珠港澳科技創新合作項目管理辦法》(簡稱《辦法》)。
珠海澳大科技研究院副院長李東孚表示,《辦法》有助于推進珠澳之間數量更多、質量更優的科技創新合作:“通過研發經費補貼的政策引導,澳門大學將有更多的研發團隊,我們的老師團隊與珠海的企業形成合作,他們通過聯合申報粵港澳科技合作專項,實現珠澳產學研的深度合作。《辦法》的出臺,將成為一個重大的利好,優化了珠海科技創新的生態環境,更多優秀的港澳科研團隊和研究成果將選擇落地珠海,一同融入這一片創新創業的熱土。“
數據統計,澳門科創成果內地轉化,已經成為澳門科技創新依托的主要模式。今年上半年,在橫琴新注冊的澳門創業項目有37個,科技創新類企業比例達59.6%,澳門大學、澳門科技大學產學研示范基地落戶橫琴,澳門4所國家重點實驗室均在橫琴設立分部,可為優秀科研項目提供產學研全鏈條成長環境。
如何因地制宜繼續發展科技創新、如何深化開展珠澳合作,“四十不惑”的特區珠海其實已經給出了答案:那就是繼續堅持科技創新,讓創新創業成為珠澳合作的粘合劑和主題。而珠海也在不斷擴大開放,開拓進取,在粵港澳大灣區的機遇中乘風破浪,在科創等領域繼續領全國風氣之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