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上海8月23日消息(記者吳善陽 通訊員葉真于)今天下午15時,隨著中國籍“天佑”輪緩緩靠泊上海南港碼頭,中國(上海)自貿區臨港新片區迎來了首艘北極航線國際航行船舶。“天佑”輪本航次從童話王國丹麥駛來,穿越北極直達盛夏中的上海臨港,洋山邊檢民警身著防護服在近60℃的甲板上為船舶辦理入境邊檢手續,助力該輪安全快速通關。這是自貿區新片區掛牌一周年收到的又一“賀禮”。重裝產業、市場需求和政策創新深度融合催生了這條新航線,全新的海運通道有望進一步提升臨港相關產業的國際競爭力。

  據洋山邊檢民警介紹,此次首靠的“天佑”號特種船舶將成為南港碼頭的夏季班輪,今后每年夏季在總航程7500多海里的北歐、大西洋、北冰洋、白令海峽、太平洋和上海南港間穿梭,串起一條“冰上絲綢之路”,以全新的方式聯通太平洋和大西洋。天佑”號作為冰級船可通行于結冰達0.8米厚的海域,每年6至9月是北極海域冰層最薄的季節,上海的夏季適逢此時,因此這一北極航道有望成為溝通亞歐大陸的“黃金水道”,新航線比傳統蘇伊士運河航線少了3500多海里,節約航程10余天,節約燃油約300噸,在推進上海國際航運中心的大環境下將產生可觀的經濟效益。

  據悉,2018年以來中遠海運特運有限公司提前布局這條重要通道,在上海船廠相繼建造了天恩、天惠、天佑三艘“天”字號冰級船,執行北極航線任務。這些船舶除了具備破冰功能外,同時也是“大胃王”和“大力士”,全船總長約189米,型寬28.5米,型深15.8米,內部貨倉不僅夠寬、夠深、夠長,而且可根據需要自由分配,船載吊機最大吊力達200噸。本次“天佑”輪從歐洲運回了大型設備的核心部件,為國內工廠更新換代,更具有國際競爭力提供了便利,而南港碼頭出口的大型風機葉片單件長達70余米,用這些船舶裝運,既安全又經濟。

  為嚴防疫情輸入,同時確保“天佑”輪快速通關,洋山邊檢站加強與口岸查驗單位、代理、碼頭和船方的聯系,提前制定船舶入境和靠港期間監管專項方案。由于船舶7月28日從丹麥出發直航上海,全程27天無停靠、無補給,且全船船員無涉疫癥狀,判定為低風險船舶。今日下午靠港后經海關登輪檢疫排除異常情況,洋山邊檢站民警快速為船舶辦理了入境邊檢手續,為28名中國船員辦理登離輪換班手續,同時通過多種方式加強船舶在港期間的監管,確保船舶靠港期間安全卸貨,三天后,該輪將駛往下一港日本,繼續開啟新航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