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同心8月8日消息(記者郭長江、徐升)寧夏同心縣城繁華的豫海街上,一塊寫有“安格斯牛肉”的店鋪招牌格外醒目。這家以經營安格斯牛肉為主的店鋪的牛肉經常供不應求。作為高端肉牛品種的安格斯牛肉,其肉制品常出現在高檔西餐廳等營業場所中,備受消費者青睞。但“高大上”的安格斯牛肉專賣店為什么能夠在同心縣“一枝獨秀”?原來,這正是同心縣近年來鼓勵養殖企業和大戶引進安格斯牛、杜泊羊等品種牛羊,通過品種“升級換代”提升其經濟效益,讓傳統養殖業的“老樹”發出高附加值的“新枝”。
安格斯牛肉店鋪(央廣網記者郭長江攝)
同心縣位于寧夏中南部,氣候干旱,土地貧瘠。長年以來,靠天吃飯的當地群眾素有發展牛羊養殖業的傳統,這也是支撐當地多年的傳統支柱產業。近年來,同心縣委、政府領導以創新理念,重新審視牛、羊傳統養殖業,趕著“安格斯、杜泊羊”的牛羊新面孔闖市場,傳統養殖業在事實面前,敗下陣來。
整潔的牛場(央廣網記者郭長江攝)
走進縣城城南的伊楊現代牧業養殖基地,入口處豎立的一塊顯示著氣溫、適度、二氧化碳含量等大數據的大屏幕格外醒目。一頭頭毛色油亮、黑里透光的安格斯牛正在懶洋洋地享受著午后的陽光。
牛舍里大大小小的智能化設備都或多或少地顯示了這是一家現代科技含量十足的養殖基地,與傳統的養殖場有很大的不同。臉上曬得黑里透紅的基地負責人楊劍在現代化的牛圈里,干脆拉下了口罩:“看看,我們的牛圈空氣里,沒有濃烈的氣味;牛舍一直保持著干燥整潔,自行研制的牛體刷為牛兒們自動按摩,所有的牛都在攝像頭下活動,嚴禁給它們使用抗生素的藥物。這酷似五星級賓館的牛舍,才能產出高品質的安格斯牛肉!”
自動“按摩”(央廣網記者郭長江攝)
舉目望去,一頭頭安格斯牛在牛圈外的陽光下或臥或站,一個個養尊處優的樣子,煞是惹人喜愛。據了解,基地與寧夏農林科學院畜牧研究所等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建立了科研合作關系。科技讓這個基地熠熠生輝,經濟效益也自然與“眾”不同。據介紹,基地全部建成后,每年可為貢獻工業產值約8000萬元,上下游產業提供400多人就業。
湖羊養殖基地(央廣網記者郭長江攝)
為了讓更多人了解安格斯牛肉的個性化特點,伊楊現代牧業養殖基地打造了寧夏第一家自產安格斯牛肉專賣店:“我們將安格斯肉牛按部位精細化分割后,分級分類銷售,以銷往東部發達市場的較好利潤持續推進本地牛市場的品種更新,同時也以最實惠的價格讓家鄉的消費者吃到貨真價實的安格斯牛肉。”目前,基地還借助第三方貼息貸款等扶貧優惠政策,帶動了周邊6個鄉鎮的2400家養殖戶參與品種牛養殖,以產業帶動農戶,實現共贏。
牛棚里的環境處理器(央廣網記者郭長江攝)
除了高端的安格斯等肉牛產業之外,同心縣還通過閩寧合作渠道,引進一種名叫杜泊羊的新品種。這種羊,比起本地的灘羊,效益明顯高出“一頭”。同心縣農業農村局局長馬吉芳說:“你同樣投入2000元,杜泊羊可以產出1000元的效益,而普通灘羊最多只有500元的效益。借助這個品種優勢,同心縣的養殖業不但初步實現了老樹發‘新枝’,還有望實現養殖業的彎道超車。”
科研工作人員現場記錄(央廣網記者郭長江攝)
在麻圪塔村正在建設的10萬只杜泊羊養殖一體化園區,六、七棟今年3月下旬才破土動工的新圈舍拔地而起,580只杜泊羊已“先期入駐”。閩商雷先生從一個膚色白皙的南方人,幾個月下來,皮膚成了古銅色,興奮之情溢于言表:“我本來是個杜泊羊的收購、銷售商,現在成了同心縣的杜泊羊養殖大戶了。這種羊,在我們南方供不應求。”現在,企業的研發中心、交易平臺、飼草料種植基地、配送中心都已經初具規模,完全能夠帶動千萬戶家庭共同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