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上海7月17日消息(記者傅聞捷)記者16日獲悉,市總工會會同市民政局、市大數據中心,依托上!耙痪W通辦”平臺基礎支撐能力,通過優化業務流程、跨部門數據共享核驗、移動端在線電子簽名、銀行卡信息自動校驗等舉措,實現了“上海退休職工住院補充醫療互助保障計劃”(簡稱“上海退休職工住院保障計劃”)參保、扣款、給付全流程“零材料”“零跑動”指尖辦。

  據悉,“上海退休職工住院保障計劃”是上海市總工會推出的一項補充醫療保障項目,包含退休住院計劃參保受理、參保代扣款受理、給付受理三個環節,通過“無病我助人,有病人幫我”的互助互濟機制,“雨中送傘”“雪中送炭”,幫助參保的退休人員減輕醫療費用負擔。參保對象為享有“上海市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待遇的非正規勞動組織、破產、歇業企業退休人員,自由職業者等無單位的社會退休人員,以及單位不組織參保的退休人員。

  市大數據中心表示,繼“退休住院計劃參保受理”實現不見面辦理后,“退休住院計劃參保代扣款受理”和“退休住院計劃給付受理”也實現 “不見面辦理”。即日起,已完成參保的兩類人員(社區退休人員,單位不組織參保但屬于上海市職工基本醫療保險保障范圍的本市退休職工)可通過微信“隨申辦”小程序,“隨申辦”APP以及“隨申辦”支付寶小程序三端的“不見面辦理”專欄,“零材料”、“零跑動”辦理“退休住院計劃參保代扣款受理”和“退休住院計劃給付受理”。

  據介紹,改革前,已經完成“退休住院計劃”參保的退休職工,需攜帶身份證原件到街道(鎮)社區事務受理服務中心窗口辦理代扣款繳費申請手續,填寫“社區參保人員代扣款繳費申請表暨承諾書”,經過社區審核后,方能完成辦理。

  改革前,凡參加“退休住院保障計劃”的退休職工發生住院治療等情況,參保人需到街道(鎮)社區事務受理服務中心窗口提出申請,現場填寫住院醫療互助保障金給付申請表,并提交身份證原件,本人銀行卡,大病登記回執,出院小結,醫院不減負情況說明,住院費用明細清單,遺失發票情況說明,醫療住院收費票據等8份材料辦理業務。

  在實現“不見面辦理”后,參保人員可以用手機的“隨申辦”APP、微信和支付寶小程序在線辦理,系統后臺根據代扣款申請結果,每年5月從養老金賬戶進行代扣款參保業務操作。實現“零材料”“零跑動”。

  該事項上線“不見面辦理”后,通過跨部門數據共享,實現工會與社保、醫保等部門數據互聯互通,絕大部分參保人可通過“隨申辦”APP、微信和支付寶小程序在線辦理住院給付申請,全程無需跑線下窗口和提交材料,系統后臺直接將退休住院保障金劃入參保職工養老金賬戶。在保障期內,參保人員申請住院給付,個人累計最高可獲保障金10萬元。

  據悉,少數例外的四種情況(無本市養老金賬號、外地零星醫療費收據、家庭病床的醫療費收據、醫保減負的醫療費收據和精神病的醫療費收據)辦理給付申請的,還需要上傳相關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