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重慶6月10日消息(記者陳鵬)記者從重慶市城市管理局獲悉,重慶率先在全國實現餐廚垃圾分類收運、分類處理。重慶正通過分類別打造示范點,逐步推行樓層撤桶、定時定點投放等措施,提高分類實效。今年1月至今,主城區家庭廚余垃圾量有明顯增長,市民正在培養餐廚垃圾分類投放的意識。
“棕櫚泉小區撤桶10天內,垃圾分類參與率從10%上升到55%,每天分類的易腐垃圾從200公斤提升到1700公斤。”人和街道和睦路社區黨委書記姚紅梅介紹,今年4月,兩江新區人和街道開始撤桶宣傳工作。
“樓道擺放垃圾桶,容易發臭,會滋生蚊蟲,影響衛生。而且,不少垃圾桶擺放在消防通道,樓道是“生命”通道,撤桶可以消除樓道通行隱患,保障在應急情況下的消防安全。樓層設桶容易滋生細菌病菌,形成新的污染點,影響居民生活居家環境,在疫情期間尤為突出。”兩江新區城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撤桶是垃圾分類工作的關鍵環節,有利于垃圾源頭管控,分類定向指導,進一步提高居民分類參與率和正確投放率。
“實施撤桶后,我們將同步推進定時定點投放,一方面分類指導更精準,居民參與感更強,分類參與率、正確投放率將得到極大提升;另一方面通過線上線下配合,輔助大數據,可以實現垃圾的全生命周期管控,有助于垃圾源頭減量,開展垃圾的成分分析、掌握居民分類習慣,因地制宜推進工作。同時,可有效監控垃圾的分類運輸、分類處置軌跡,進一步提升處置效率,為精準施策提供科學支撐。”兩江新區城管局的相關負責人介紹,兩江新區將在今年基本實現樓層撤桶全覆蓋。
兩江新區是重慶市推進垃圾分類、樓層撤桶工作的一個窗口。記者從市城市管理局獲悉,目前重慶全市城市生活垃圾分類體系已覆蓋119個鎮街、1155個社區、8503個小區、417萬戶居民,覆蓋率從去年6月的33%,提高到2020年5月底的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