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重慶5月28日消息(記者陳鵬)近日,重慶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印發《關于加強自然資源保護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部署強化自然資源保護工作,目標是到2025年后,建立統一協調、運轉高效的自然資源保護機制,進一步筑牢長江上游重要生態屏障。其中明確提出,將重慶的特色自然景觀資源壩、坪、坎等納入保護范疇。

  《通知》從自然資源調查監測、確權登記、價值本底、保護使用規劃等方面重點部署。將適時組織開展耕地、森林、草地、濕地、水資源以及古生物化石等專項調查,摸清自然資源本底狀況以及開發利用保護等基本情況,共同建好自然資源管理基礎數據“一張底圖”。其中,將運用遙感、三維立體可視化等現代科技手段,對全市自然資源變化情況及人類活動引起的變化情況進行常規、專題和應急監測,實現提前發現、提早預警、及時處置、嚴厲打擊的監管目標。

  重慶市擁有山環水繞、江峽相擁的整體山水脈絡和空間格局,有很多名山名峰、城市景觀山體、臨江山體等形態輪廓和特有山體,“兩江四岸”“江心島”等特色岸線,壩、坪、坎等特色地名,以及洪崖滴翠、阿依秀水等均為十分珍貴的特色自然景觀資源。市規劃自然資源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通知》明確了城市特色地名、特色景觀等,也屬于資源保護的范疇。重慶市將重點對名山名峰、城市景觀山體、臨江山體、特色岸線、特色地名等特色資源進行嚴格保護,推動自然與人文景觀融合,確保“鄉愁記憶”有效延續。

  據了解,重慶市將建好自然資源調查監測數據庫,實現集成管理、動態更新和共享利用。逐步開展重慶市行使所有權的水流、森林、山嶺、草地、荒地、灘涂、探明儲量的礦產資源等自然資源確權登記。建立自然資源評價制度,科學研判變化趨勢、做好自然資源承載力分析,為自然資源保護提供基礎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