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深圳4月29日消息(記者李強 通訊員深衛信)日前,深圳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深圳市促進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服務發展實施方案(2020—2025年)》(以下簡稱《實施方案》),從今年起,深圳將重點解決“托育難”,通過大力發展普惠性托育機構,讓深圳的爸爸媽媽們“生得起,養得好”。

  3歲以后上幼兒園,3歲以前的孩子歸誰管?這個問題,如今有了答案。

  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服務發展的指導意見》嬰幼兒照護服務發展工作由衛生健康部門牽頭,發展改革、教育、公安、民政、財政、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自然資源、住房城鄉建設、應急管理、稅務、市場監管等部門要按照各自職責,加強對嬰幼兒照護服務的指導、監督和管理,簡單來說,衛生健康部門是“第一牽頭人”。

  統計顯示,目前深圳3歲以下嬰幼兒總數約為70萬人,在照看方式上,以家庭照護為主。然而,深圳產婦平均年齡為30歲,這也意味著,年輕媽媽要職業和家庭兩頭兼顧。另一方面,深圳托育機構良莠不齊,大多以營利性為主,收費較高,這也讓新手爸爸媽媽們很頭疼。

  為了彌補這一短板,今年起,深圳將啟動普惠性托育機構的建設,引導社會各方力量為確有需要的家庭提供安全規范的托育服務。

  按照《實施方案》要求,未來深圳將構建管理規范、主體多元、布局合理、服務優質的嬰幼兒照護服務體系,提升全市嬰幼兒照護服務水平、服務能力,逐步滿足人民群眾對嬰幼兒照護服務的需求。

  在具體規劃上,深圳也分“三步走”。

  到2020年底,各區(新區、深汕特別合作區,下同)至少建成1家質量有保障、價格可承受、方便可及的具有示范效應的普惠性托育機構,在幼兒園開展托幼服務一體化試點工作。

  到2022年,每個街道至少建成1家具有示范效應的普惠性托育機構,至少1家幼兒園(幼兒中心)開設托班。

  到2025年,每個社區均有提供全日托、半日托、計時托、臨時托等嬰幼兒托育服務的機構。全市托幼服務一體化的幼兒園(幼兒中心)達200家以上,每千人口托位數達4個,嬰幼兒家庭接受科學育兒指導率達95%,嬰幼兒健康管理率達95%。

  新建小區需配套托育機構

  為了實現這些小目標,《實施方案》也明確,在新建居住區規劃、建設與常住人口規模相適應的嬰幼兒照護服務機構。此外,對于沒有嬰幼兒照護服務設施的老城區和已建成住宅區,則逐年通過購置、置換、租賃等方式,到2025年底前完成托育機構建設。

  與此同時,深圳也鼓勵幼兒園(幼兒中心)開設托班,利用現有資源或通過新建、改建、擴建等方式,開設托班招收2至3歲的幼兒。而對于職工適齡子女達到20人及以上的用人單位,也鼓勵為本單位職工提供福利性嬰幼兒照護服務。

  此外,為了更好的促進托育機構發展,《實施方案》也給出了實實在在的政策紅包。

  一方面,對于普惠性托育機構發展,政府部門將制定相應的財政補貼政策,在托育機構用地上,人口密集區的國有營業場地可以優惠租賃價格提供給托育機構,營業場地的租賃期限一般約定在3年以上。另一方面,在稅收上也有減免政策,對于不同的托育機構,可享受免征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增值稅、契稅等。

  另一方面,在解決托育機構硬件設施的同時,《實施方案》也要求高等院校和職業院校(含技工院校)開設嬰幼兒照護相關專業,將嬰幼兒照護從業人員作為急需緊缺人員納入培訓規劃,并實施“南粵家政”職業技能培訓行動,把育嬰師、保育員等與嬰幼兒照護相關職業納入職業技能等級認定試點范圍,從而為嬰幼兒照護服務提供人才保障。

  每個社區全年開展不少于6次科學育兒活動

  在解決托育機構不足的同時,未來,深圳也將加強家庭嬰幼兒照護的支持和指導。

  深圳要求用人單位要全面落實產假、哺乳假、配偶陪產假等政策,并鼓勵采取靈活安排工作時間、減少工作時長、實施遠程辦公等措施,為家庭嬰幼兒照護創造便利條件。

  在公共設施建設方面,深圳將加快推進全市公共場所無障礙設施、母嬰室建設,在工作場所建設“愛心媽媽小屋”,為嬰幼兒出行、哺乳等提供便利條件,營造友好的嬰幼兒照護環境。

  在幫助新手父母科學育娃上,深圳將繼續完善家庭科學育兒指導服務網絡建設,創建各級示范性兒童早期發展科學育兒指導中心(站),組建市、區兩級兒童早期發展科學育兒指導專業團隊,利用社區家庭發展服務中心、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婦兒之家、托育機構等平臺,通過入戶指導、親子活動、家長課堂等方式,普及科學育兒知識,提高家庭科學育兒能力,每個社區全年開展不少于6次科學育兒活動。

  與此同時,深圳為嬰幼兒家庭開展新生兒訪視、兒童中醫藥健康管理、新生兒疾病篩查、膳食營養、生長發育、預防接種、安全防護、疾病防控等服務,保障免疫規劃疫苗供應,提升預防接種管理質量。為嬰幼兒的健康成長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