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重慶4月17日消息(記者陳鵬)近日,重慶市水利局、重慶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聯合印發《重慶市節水行動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今年將建立覆蓋主要農作物、工業產品和生活服務業的先進用水定額體系,主城區將全部達到城市節水Ⅱ級標準。

  《方案》提出了2020年、2022年、2035年三個階段的主要目標,部署了加強總量強度雙控、農業節水增效、工業節水減排、城鎮節水降損、科技創新引領等5大重點行動。

  《方案》提出,到2020年,節水政策法規、市場機制、標準體系逐步完善,技術支撐能力不斷增強,管理機制逐步健全,節水效果初見成效。到2022年,節水型生產和生活方式初步建立,全市用水總量控制在98.82億立方米以內。到2035年,水資源節約和循環利用達到國內先進水平,形成水資源利用與發展規模、產業結構和空間布局等協調發展的現代化新格局,全市用水總量控制在105.58億立方米以內。

  《方案》指出,今年將建立覆蓋主要農作物、工業產品和生活服務業的先進用水定額體系,主城區將全部達到城市節水Ⅱ級標準。2022年前,全市30%以上區縣(自治縣)達到節水型社會標準,全部市級機關及50%以上的市屬公共機構建成節水型單位,推進一批畜牧節水示范工程、一批節水型企業、5個節水型灌區和永川水肥一體化、忠縣綠肥覆蓋保墑節水農業示范片區建成。

  此外,《方案》還落實了加強政策制度推動、加強市場機制創新兩項深化節水體制機制改革任務;確定了從加強組織領導、推進法治建設、完善財稅政策、拓展融資模式、提升節水意識五個方面的保障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