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深圳3月19日消息(記者李強)近日,深圳市政府新聞辦舉行深圳戰疫在線發布會,邀請深圳市中小企業服務局、深圳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深圳市住房和建設局、深圳市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深圳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國家稅務總局深圳市稅務局等單位負責人,介紹深圳如何推進“惠企16條”服務中小微企業,讓中小微企業進一步了解并使用“惠企16條”政策,解決實際困難。
深圳市工信局黨組成員、市中小企業局局長賈長勝表示,經有關部門初步測算,“惠企16條”通過減免、補貼、緩繳等各種方式可為企業直接減負超600億元,其中,財政直接拿出100多億元資金,用于支持企業復工復產的各類項目。
在緩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需求方面,深圳市委市政府對因疫情造成資金周轉困難的優質中小企業,提供短期流動性資金支持,并實行利率優惠,截至3月17日,累計決策為22家中小企業提供4.5億元資金支持;將銀行貸款風險補償資金池的受益范圍擴大至小微企業主和個體工商戶,對各商業銀行2020年2月1日至6月30日新增貸款(展期視同新增)的風險損失補償比例上限由50%提高到80%;市政府劃撥10%的市級產業專項資金(約34億元)重點用于貸款貼息,對于疫情防控期內獲得銀行等金融機構的新增貸款(展期視同新增),按實際支付利息的50%給予總額最高100萬元的貼息支持,貼息期限最長6個月,該項措施預計將惠及近20萬戶中小微企業,覆蓋新增貸款規模達2000億元左右。
在減輕中小微企業成本負擔方面,市屬、區屬國企在深物業免除中小微企業2個月房租,同時,倡議、鼓勵駐深國企參照深圳市屬國企做法,對入駐中小微企業適當減免租金;免征深圳企業3個月的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減征受疫情影響的各類企業6個月的城鎮污水處理費;免除深圳工商企業2月份當月繳交兩部制電費中的基本電費;同時,對一般工商業及其它電價、大工業電價2-6月電費給予95折優惠;全額減免深圳中小微企業2-6月間養老、工傷和失業保險的單位繳費部分;減半征收深圳企業2-6月基本醫療保險費單位繳費部分,免征地方補充醫療保險費單位繳費部分,減免政策惠及深圳70余萬家企業,預計減免社保和醫保費用達300億元。
在破解中小微企業招工難、用工難方面,市委市政府加大企業職工技能培訓補貼力度,對2020年組織職工參加技能職業培訓的企業,適崗培訓補貼由每人最高900元提高至1500元,技能提升培訓補貼由每人1400元提高到2000元;對不裁員或少裁員的參保企業,返還其上年度實際繳納的50%失業保險費;對生產經營困難且堅持不裁員或少裁員參保企業,返還其職工上年度繳納的25%社會保險費;對職工因疫情接受治療或被醫學觀察隔離期間企業支付的工資待遇,按照不超過其基本養老保險費繳納基數的50%補貼企業。
疫情期間,很多企業的生產經營受到沖擊,特別是中小微企業,占到深圳企業數量的99%以上,就業人數也多,面臨的困難和壓力尤其突出,為了幫助中小微企業渡過難關,市人力資源保障局從“免、延、緩、降、保、延、補”7方面,對企業社會保險費進行階段性減免,切實幫助企業渡過難關。包括,階段性減免企業社會保險費、延期繳納社會保險費、緩繳社會保險費、降低部分險種費率、確保各項社保待遇按時足額發放、返還失業保險費、發放穩崗補貼等。
其中,對深圳中小微企業以及以單位形式參保的個體工商戶,免征2020年2-6月的基本養老、地方補充養老、失業、工傷保險的單位繳費部分。據測算,免征規模近190億元。
此外,對在深圳依法參加失業保險并足額繳費12個月以上、上年度未裁員或裁員率低于該年度本市城鎮登記失業率,返還其上年度實際繳納失業保險費的50%,預計返還的資金約10.8億元,惠及職工超過800萬人;對在深圳依法參加失業保險并足額繳費12個月以上、面臨暫時性生產經營困難且恢復有望、堅持上年度未裁員或裁員率低于該年度本市城鎮登記失業率,企業崗位流失率不超過30%的參保企業,按企業及其職工上年度繳納社會保險費的25%予以返還,也就是三個月的社保費,這一措施預計返還的資金約46.8億元,惠及職工超過170萬人。
國家稅務總局深圳市稅務局黨委委員、總審計師李顯著介紹,此次的“惠企16條”政策中,涉及到稅務的主要是兩大方面。一個是免征2020年1-3月的房產稅、城鎮土地稅。另一方面是,延期申報和延期繳納稅款。
據了解,截至目前,1-3月房產稅和城鎮土地稅方面,將會減免18個億,惠及企業4.53萬戶。在延期申報方面,市稅務局共為20582戶企業辦理了延期申報,同時為近3千家企業辦理了延期繳納稅款,涉及稅款近17億。為確保惠企16條政策的落地落實,市稅務局通過優化審批程序、拓展網上辦事功能等方面,確保納稅人享受相關政策。值得一提的是,市稅務局將把原本房產稅申報4次和土地使用稅申報2次,全部改為只需申報1次,減少申報次數,提高辦事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