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廣州3月3日消息(記者鄭澍)近日,武漢協和西院97歲高齡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出院。院方表示這是他們醫院迄今為止康復患者中年齡最高的一位。
付女士因咳嗽5天伴發熱4天于1月29日入院。在她剛住進病房時,體溫最高達39.0℃,伴畏寒乏力、呼吸困難,2月7日,她的床旁雙下肢B超顯示“右側腓腸肌靜脈叢血栓形成”,隨后又出現了多次鮮紅色血便。
“付奶奶年齡較高,行動不方便,基礎疾病多且危重,對我們的護理工作是一個巨大的挑戰。”中山一院援助武漢的醫療隊員黃天雯護長說道。
由于付女士患有下肢深靜脈血栓,在抗凝治療的過程中,隨時有肺栓塞、消化道出血、皮下出血的風險,為應對這些困難,醫護團隊馬上制定了周密詳細的救治計劃,包括病情觀察、對癥治療、生活護理、心理護理等。
針對肺栓塞風險,護理團隊運用通過下肢制動抬高、禁止按摩、血循環觀察和抗凝治療等預防栓子脫落。同時針對患者消化道出血風險,他們為其調整抑酸藥物進行預防,“我們還特別留意她的大便情況、腹部癥狀、實驗室檢查結果等,判斷付奶奶有無消化道出血。”黃天雯護長表示。
眼看著付奶奶恢復了一點精氣神,但可怕的事情還是發生了……一天晚上,付女士出現了消化道大出血。醫護團隊擔憂付女士會出現失血性休克,發生多器官功能衰竭,他們立即在三級防護下開通多條靜脈通道,持續泵注藥液,爭分奪秒地進行搶救。
經歷了反復發熱、呼吸困難加重、下肢深靜脈血栓、消化道大出血等生死考驗后,在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援助湖北醫療團隊精心治療下,付女士轉危為安。
經評估后可以進食流質。可流質食物從哪來?醫院配送的飲食每一餐都是統一的,沒辦法做到個性化。
黃天雯護長馬上想到了駐地酒店的“粥”。于是,在病房和酒店之間,在護理團隊和付女士之間,迎來了一場愛心接力。
付女士豎起大拇指(央廣網發 院方供圖)
2月29日,付女士終于順利康復出院了!她與醫療隊員們合影道別,豎起大拇指表示感謝。
“從老奶奶身上,我們感受到了生命頑強的力量。作為醫護人員,在戰“疫”面前,更要心懷大愛,堅守初心,哪怕從一碗粥做起!”黃天雯護長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