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廣州3月3日消息(記者鄭澍 通訊員林蔭)3月3日是聯合國第七個“世界野生動植物日”,我國的主題是“維護全球生命共同體”。記者從廣東省林業局獲悉,近年來,廣東省實施新一輪綠化廣東大行動、珠三角國家森林城市群、自然保護地體系建設等重點生態工程,全省野外資源種群呈現穩步增長的良好態勢。

  最新調查顯示,全省有陸生脊椎野生動物770多種,高等植物7050多種,近年來發現了丹霞梧桐、鬣羚等多個新分布物種和新種,在鳥類同步調查中發現黑臉琵鷺、中華秋沙鴨、鴛鴦、青頭潛鴨、小青腳鷸、勺嘴鷸等珍稀瀕危鳥類數量大幅增多。

  據透露,全省已建立各種類型、不同級別的自然保護地共有1300多個,成為全國自然保護地最多的省份之一,形成了一個保護類型齊全、布局合理、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較顯著的自然保護體系,有效地保護了廣東典型自然生態系統和生物多樣性。從2008年開始,廣東省陸續在車八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南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等20個保護地中開展紅外相機監測工作。全省共收集到紅外相機拍攝的有效照片和視頻超過50萬份,拍攝記錄到野生動物111種,獸類36種、鳥類73種、爬行類2種。國家一級保護有黃腹角雉1種,國家二級保護21種(獸類11種、鳥類10種),省重點保護14種(獸類5種、鳥類9種),“三有”保護58種(獸類16種、鳥類40種、爬行類2種)。在所拍攝的野生動物中,白鷴、野豬等為優勢種,其次為蘇門羚、赤麂、果子貍和豹貓等。

  目前,紅外相機監測技術已在廣東省各自然保護地廣泛應用,為全省哺乳動物和鳥類的物種多樣性現狀評估與動態分析提供了豐富的數據和信息。

  即日起,廣東省林業局將聯合各媒體推出“粵野覓鏡——大美保護地探秘”大型宣傳活動,通過播報全省紅外相機監測到的野生動植物資源,展現廣東省自然保護地的大美風光,呼吁大家愛護野生動植物,維護全球生命共同體。

  據廣東省林業局透露,從今年起,廣東省將在全省自然保護地內大幅度增加紅外相機監測野外自然物種,實現全省自然保護區公里網格化標準布設紅外相機全覆蓋,也就是說,觀眾看到的動植物范圍更廣、數量更多、內容更加精彩。

  近年來,廣東省通過加強野生動物棲息地保護和拯救繁育,嚴厲打擊野生動物及象牙等動物產品非法貿易,不斷強化瀕危野生動物保護。全省774種生脊椎野生動物中,列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的有114種(包括國家一級19種,國家二級95種),省重點保護陸生野生動物76種,國家規定保護的三有保護野生動物584種,近日在陽江沿海濕地首次觀測到60只全球珍稀的黑臉琵鷺,在全省引起了強烈的反響。而據廣東省第二次野生動植物資源調查顯示,調查發現植物新種46個、廣東省新記錄屬1個、廣東省新紀錄種35種,發現保護植物新分布點一批,廣東野外資源逐步增長。目前,全省有維管束植物7700多種,其中野生植物有6135種,列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的有55種,其中一級有仙湖蘇鐵、水松、伯樂樹等7種;二級有桫欏、福建柏、土沉香、丹霞梧桐等48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