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廣州2月28日消息(記者周羽)根據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醫療救治組)要求,近日,中國醫師協會與清華大學共同組織遠程醫療國家診療隊,通過一系列智能化信息支持系統,助力武漢疫區實現“前方臨床救治,后方多學科遠程支持”相結合的科學救治模式。2月27日下午,遠程國家醫療隊項目在武漢雷神山醫院正式啟動,并在聯通5G網絡和醫療云平臺支撐下,聯動武漢、北京、上海、廣州四地專家開展首次新冠肺炎救治的遠程多學科會診。
遠程會診現場(央廣網發 通訊員供圖)
上海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葛均波院士、廣州中山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謝燦茂教授、北京清華長庚醫院陳旭巖書記、湖北雷神山醫院王行環院長以及醫療專家組成員在各地醫院參與遠程討論;清華大學臨床醫學院院長、北京清華長庚醫院執行院長董家鴻院士在武漢雷神山醫院參與遠程會診。專家團成員通過聯通5G+醫療云承載的遠程醫療平臺,針對武漢雷神山醫院新冠肺炎危重癥、重癥患者的病情和臨床救治方案進行了細致的研究討論。
遠程會診各醫院分會場現場(央廣網發 通訊員供圖)
為保障本次遠程會診的順利進行,廣東聯通在集團公司的統一部署下,緊急組建技術支撐團隊,結合低時延等場景需求,并兼顧到雷神山醫院等會診所在院區其余部門對網絡的使用需求,有針對性地制定了適當的傳輸組網和業務支撐方案,在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通過聯通5G網絡傳輸患者的原始病例和會診畫面語音。高速率、大帶寬、低時延的聯通5G網絡環境下,會診期間專家聲音圖像和操作順暢穩定無時延,病例傳輸快速、無損,滿足會診所需的精確度和流暢度需要。遠程會診讓救治突破了時間、空間的限制,減少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轉診、巡診等過程中產生的交叉感染,有效遏制了疫情的蔓延,為打贏這場疫情阻擊戰提供了強大的技術后盾。
疫情發生以來,作為中央企業和國有電信運營商,廣東聯通堅決扛起政治責任和社會責任,全面支撐政府和各大醫院利用信息化手段抗擊疫情。2018年,廣東聯通承建了全省五級(省-市-縣-鎮-村)醫療機構的遠程醫療平臺,大年初一僅花1天時間就完成了21個地市30家省級定點救治醫院的遠程醫療接入開通。通過該平臺,在1月29日、2月6日、2月23日,協助鐘南山院士擔任組長的專家組順利進行3次遠程會診,對抗擊疫情提供了支撐。此外,廣東聯通派駐專項保障小組進駐省衛健委每天值班,重點保障廣東省遠程醫療平臺、醫療云、醫療專網的運行,助力該平臺面向全省轉播了3場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的培訓會議,各地級以上市衛生健康局(委)、各級醫療機構及相關單位超1628人次在線收看轉播。
據介紹,本次遠程會診充分依托了廣東聯通5G網絡高速率、低時延的優勢,為進一步做好新冠肺炎重癥、危重癥患者救治工作,集中優勢醫療資源,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發揮了重要作用。廣東聯通相關負責人表示,將繼續進一步發揮信息化技術優勢,支撐各級醫療機構開展遠程會診、遠程教育,助力實現疫情的診治順暢及信息的高速流通,全力以赴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