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杭州2月12日消息(記者王權 曹露浩 通訊員張露 王哲元)“以前我們要找出有異常情況的人員,猶如‘大海撈針’,現在有了這套‘神器’,我們能更迅速地鎖定目標人群,居家隔離人員一旦有什么不適,我們辦公室的電腦上就能及時看到,進行針對性地指導。”負責醫學觀察人員日常健康隨訪的社區醫生汪藝卿有感而發地說。

  汪醫師所說的“神器”,是由下城區衛生健康局聯合下城區數據資源局,在智慧下城平臺上,利用大數據技術開發的1call(依靠)居家健康監測信息上報系統。目前,這套系統已經在下城區8個街道全面上線,正在陸續鋪開。

  隨著防控人群覆蓋的擴大,返程復工高峰的到來,居家監測人員數量大量增加,基層工作人員日常工作量也隨之加大。如何減輕基層人員工作負擔,提高居家健康監測人員管理效率?針對這一管控的痛點,下城在城市大腦下城平臺的基礎上,對健康監測流程進行再造,形成上門指導—自主上報—數據分析—分類處理—精準干預的閉環管理。實現區衛生健康局統籌協調,街道、社區負責日常生活情況、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負責軀體情況的管理模式。

  據了解,1Call具備了包括體溫、咳嗽、胸悶氣促等軀體情況的上報功能,更增加了睡眠情況、軀體狀態等的涉及心理(情緒)健康相關的內容。三人管理小組在首次上門告知時,就對居家隔離觀察人員進行1call平臺宣傳指導,隔離人員每日對自測數據進行上報,數據資源管理局每日分析上報數據,對未報人群進行催報,對異常數據人群進行醫療或生活干預。

  “我們也是征求了居家隔離觀察人員的意見,他們紛紛表示理解和支持。用1call平臺上報體溫等監測數據,比起之前的電話隨訪,能節省出很多時間和人力。”汪醫師說。

  據悉,從2月4日啟用至今,使用1Call(依靠)平臺健康監測達1639人,累計上傳數據5790人次,其中有軀體不適情況112人;按照1天2次電話隨訪的頻率,原來工作人員每天需打3000余個電話,通過1call平臺,每天只需對未報和異常數據人員進行隨訪,目前通過平臺已累計節省電話隨訪時間289小時,隨著使用人數的增加,預計每日最少可節省163小時。極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使醫生能更精準地幫助有需求的居民,方便基層一線防控人員把更多精力投入到疫情防控最需要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