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廣州2月10日消息(記者鄭澍 通訊員趙雪峰)記者從廣州市相關職能部門獲悉,本著“分級負責、節水減排、規范管理”的基本原則,廣州市發展改革委、市財政局、市水務局、市農業局聯合制定下發《廣州市農業用水精準補貼和節水獎勵實施方案》(下稱方案)。

  據悉,方案旨在為全面推進農業水價綜合改革,促進農業節水減排,不斷改善水環境質量。該方案主要適用于廣州市實施農業水價綜合改革的區域,有效期三年。

  此次獎補內容主要包括農業用水精準補貼和節水獎勵兩部分。精準補貼根據實際收取水費與農田灌溉設施運行維護所需資金的差額對相關灌區工程管理單位、農村用水組織、農村用水戶等進行補貼,節水獎勵是對采取節水措施的農業經營主體等予以獎勵。

  市本級精準補貼資金主要用于灌區灌溉設施養護管理,主要包括灌區設施設備的維修費、日常養護費、人工費用和電費等;市本級節水獎勵資金可用于節水設施安裝、水量計量設備安裝等。

  位于流溪河灌區內的市流溪河灌區管理中心是市本級預算單位,由其負責管理的灌區灌溉設施運行維護成本,按《廣州市水利工程維修養護定額》等相關標準納入市水務局部門預算管理。其所收取的農業用水水費按收支兩條線管理,全額上繳市財政。

  各相關區要在完善水費征收管理的基礎上,結合財力狀況和農業水價綜合改革工作的推進情況,建立與區財政狀況相匹配的農業用水精準補貼機制。按照區管灌區工程的灌溉設施運行維護成本與所收取的農業用水水費的差額對相應灌區工程管理有關單位、農村用水組織、農村用水戶等進行補貼。補貼資金由區財政統籌安排。

  市本級通過建設高標準農田,改善農田灌溉條件和農業生產條件,實現節約用水。市本級對采用上述措施的農業經營主體通過先實施后補助的方式予以獎勵,市本級補貼資金納入市農業農村部門預算管理,由市財政統籌安排。

  各相關區結合果菜茶有機肥替代化肥項目建設,推廣水肥一體化為主的節水種植技術以及滴灌、噴灌、抗旱品種替代耗水品種等節水模式帶動節水技術的大面積推廣應用,根據實際情況,結合各自財力狀況,建立本區農業節水獎勵機制,獎勵資金由區財政統籌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