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長沙1月4日消息(記者傅蕾)1月3日上午,長沙市政府與上海交通大學在長沙簽署全面合作協議,這是新年伊始,星城長沙“朋友圈”里再添的一位實力強勁的戰略合作伙伴。
簽約儀式上,上海交通大學常務副校長丁奎嶺院士、長沙市人民政府副市長邱繼興代表雙方正式簽訂全面合作協議。根據協議,長沙市將與上海交通大學針對長沙22條工業新興及優勢產業鏈建設、岳麓山國家大學科技城建設、馬欄山視頻文創產業園建設等戰略任務,圍繞長沙科技成果轉化、產教融合、人才引進、社會治理、基層黨建等方面重大需求,服務上海交通大學“雙一流”建設目標,促進上海交通大學科技成果轉化,構建全面戰略合作關系和長效合作機制,共同開展全方位、多領域、深層次合作。
“上海交大將通過全面對接長沙 22條工業新興及優勢產業鏈建設、岳麓山國家大學科技城建設等戰略任務,爭取為推動長沙科技創新和產業升級,以及參與全球科技競爭貢獻更大力量;發揮人才優勢,助推城市發展。”上海交通大學黨委書記姜斯憲表示,今天開啟的交大與長沙的合作是全面戰略合作,雙方不僅在科技創新、戰略產業、人才交流等方面將精準對接,在城市治理、智庫建設、文化創意等方面也大有可為,有望形成一系列雙方共同的特色品牌。上海交大將高度重視這次與長沙市聯手的戰略機遇,深化合作共建,同心同力探索產教融合、科教融合發展之路。
長沙市委副書記、市長胡忠雄表示,近年來,上海交大在長沙部署了一大批產學研合作項目和重大創新平臺,為長沙輸送了大量人才資源和科技成果,助力長沙在落實“創新引領、開放崛起”戰略和推動現代化建設上邁出堅實步伐。上海交通大學與長沙市人民政府簽署全面戰略合作協議將為校地合作迎來新起點、譜寫新篇章。長沙將全力打造更具吸引力、創造力和競爭力的營商環境,全力以赴為上海交大在長的科學研究、成果孵化、項目建設等提供服務和保障。期待上海交大與長沙進一步深化全面戰略合作,讓更多的科創產品烙上“交大出品”“長沙智造”的標記,攜手開創更加美好的未來。
“最強大腦”助推長沙22條產業鏈建設
據悉,為進一步促進校地雙方產教融合全面合作,2020年至2022年,上海交通大學和長沙市將開展全面合作三年行動,在優勢領域合作、人才引進和培養、科技交流平臺共建等方面實現精準對接、優勢互補、務實合作,推動校地共贏發展。
工業新興及優勢產業鏈是長沙產業轉型升級的主要抓手,也是長沙“脫虛向實”,振興實體經濟的生動樣本。
在本次合作中,將由上海交大科學技術發展研究院牽頭,支持長沙市22條工業新興及優勢產業鏈建設,在每條產業鏈設置一個專家組,幫助長沙完善“兩圖兩庫兩池兩報告”(即產業全景圖、現狀圖,產業鏈客商庫、項目庫,資金池、人才池,產業發展報告、產業招商報告)。同時,上海交大校友總會辦公室將牽頭,幫助長沙22條產業鏈補鏈、強鏈、延鏈,確定目標企業,助力招商引資,打造產業集群。其中,2020年就將組織8~10場產業鏈招商引資活動。
“當前長沙市規模以上工業中60%是22條產業鏈上的企業,規模工業總產值的70%由產業鏈企業貢獻,國家級和省市創新平臺80%集中在產業鏈上,全市新引進的產業項目90%屬于產業鏈項目。”據長沙市工信局局長康小平介紹,產業鏈建設有力推動了長沙經濟轉型發展,但隨著產業發展進一步深入,產業鏈建設在高端創新平臺、科研平臺和高層次人才方面還存在不同程度的短板。“我們急需進一步整合高校科研院所資源,尤其是需要上海交大這樣的綜合性高層次院校在創新平臺、人才、智庫、精準招商等方面提供支撐和幫助。”
“工程機械、汽車、人工智能、生物醫藥等都是上海交大的科研強項,長沙22條產業鏈與上海交大的優勢學科、特色學科可以說契合度非常高。”上海交大科學技術發展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朱新遠告訴記者,例如自動駕駛領域,上海交大在幾年前已經開始布局,形成了很好的研究積累與合作經驗。“長沙近年來發展十分迅速,上海交大作為一所綜合性大學,在科技人才、學科交叉等資源方面有一系列優勢,尤其是在產教融合方面具有自身特色。未來上海交大的科研優勢與長沙的經濟、產業優勢相結合,一定能取得豐碩成果。”
此外,雙方還將開展先進技術裝備和國防科工聯合培養,并在醫療醫學、航空航天、文化創意、現代農業、城市治理和基層黨建等領域進行深入合作。
上海交大將在長建立研究生聯培基地
伴隨著一個個高端產業項目落子,躋身“萬億GDP城市俱樂部”的長沙人才需求爆發。
以自動駕駛領域為例,當前,長沙正瞄準國內“自動駕駛第一城”,加快產業布局,構建了自動駕駛五大應用場景,完善了政策法規體系,成立了湖南湘江人工智能學院,百度、舍弗勒等前沿企業不斷聚集。
記者了解到,上海交大將向長沙自動駕駛行業成建制“輸送”相關專業的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與長沙開展聯合培養,共同“孵化”未來國內自動駕駛領域領軍人才,成為長沙打造“自動駕駛第一城”的重要生力軍。
“我們在工業信息、人工智能、北斗導航等相關領域都有很廣闊的合作空間。”上海交大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副院長薛廣濤則表示,希望能夠以過去與在長科研院所的合作為基礎,共同承擔國家重大項目,開展專業學位碩士聯合培養等。
同時,根據《上海交通大學—長沙市全面合作三年行動實施方案(2020-2022年)》(以下簡稱《方案》),雙方將加強黨政和管理人才培養領域合作,長沙市委組織部將根據干部隊伍建設整體規劃提出培訓需求清單,上海交大海外教育學院發揮在全國培訓市場中的品牌優勢,有針對性地開發和承擔培訓項目,雙方每年將組織1—2批干部掛職,全面提升長沙黨政干部能力素質。
據了解,目前在上海交大就讀的湖南籍學生共1500多名,其中研究生900多名。2020年起,長沙與上海交大計劃連續三年舉辦“智造長沙·星城有約”主題畢業生專場招聘活動,結合上海交大學科優勢與長沙產業特點,帶領智能制造、醫療醫學、航空航天、文化創意、現代農業等長沙骨干企業走進交大校園組團引才。
共建科技成果轉化平臺 導入優質“雙創”資源
《方案》明確,雙方將建立科技成果轉化平臺,共同支持上海邁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邁科技)在長沙設立第二總部,鼓勵長沙企業在“邁科技”線上科技平臺進行科技成果轉移轉化。
岳麓山國家大學科技城是落實中央“中部崛起”戰略、湖南省實施“創新引領、開放崛起”戰略的重大平臺。未來,這里也將成為承接上海交大與長沙市政府全面合作的重要載體。上海交大將充分發揮國家首批“雙創示范基地”優勢,動員交大校友入駐岳麓山國家大學科技城創新創業,組織交大校友在大科城建設科創平臺和眾創空間,積極支持大科城各類創業賽事、論壇、沙龍的舉辦。
2020年,校地合作將作為重要戰略支撐,成為助推長沙高質量發展的一把“金鑰匙”。本次合作也將成為新“范本”,開啟長沙未來校地合作的全新篇章。
據悉,除推動與上海交通大學全面戰略合作外,長沙今年還將加快與清華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等高校的合作步伐,并進一步推動和香港科技大學、香港城市大學的合作落地。同時,長沙也將進一步發揮58所在長高校的優勢資源,破解科技成果就地就近轉化難題。以岳麓山大科城為載體,進一步促進中南大學、湖南大學、湖南師范大學打破“無形圍墻”,推動學校學分互認、教師互聘并實現校地產業協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