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廣州12月5日消息(記者何偉奇)12月5日,中國科學院“工業互聯,智鏈未來”高端論壇暨科技產業化網絡聯盟年會在廣州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業內大咖、政府部門領導及嘉賓等約300人出席了本次論壇活動。
本次論壇由中國科學院科技產業化網絡聯盟、中國科學院廣州分院主辦,喀斯瑪控股有限公司和廣州市荔灣區政府聯合舉辦。論壇以“工業互聯,智鏈未來”為主題,聚焦智能制造、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區塊鏈領域的熱點話題,以科技創新為核心,以“協同創新、共贏發展”為主旨,以推動產業升級、成果轉化、跨界合作和創業創新為目標,探索新時代下的智慧城市發展態勢及路徑,助推智能制造、工業互聯網、區塊鏈產業及區域經濟不斷跨越發展,有助于加快提升廣州市產業布局進程,賦能粵港澳大灣區可持續發展。
論壇開幕環節,中國科學院黨組成員、秘書長鄧麥村,中國科學院廣州分院黨組副書記張世專,廣州市荔灣區委書記陳小華做開幕致辭。鄧麥村表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在國家發展戰略全局中擔負著重要使命,其重要意義不言而喻。中科院將與廣州市共同支持建設省實驗室等一批重大創新平臺、科技成果產業化基地和科技成果投資基金等,促進中科院重大科研成果及科技創新企業落地廣州。此次聯盟牽手荔灣區,將協同中國科學院的科技資源和人才資源,為區域創新能力提升、高端人才匯聚、科技產業發展做出積極貢獻。陳小華表示,站在產業轉型升級的十字路口,荔灣選擇再一次變革創新、揚帆起航,提出用互聯網、智能制造、人工智能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重塑荔灣發展的產業內核。荔灣將努力在載體建設上下功夫。利用荔灣南片的廣闊腹地和背靠珠西制造業的先天優勢,重點打造海龍科技創新產業區,在與珠江西岸的產業互動中構建“創新大腦”+“轉化中心”的產業格局。
據介紹,目前廣州市荔灣區正在加快新舊動能轉換,以廣州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創建為契機,圍繞廣州IAB產業政策實施,以白鵝潭中心商務區為重點,大力引進行業龍頭、創新領軍企業和企業總部,打造產業發展新動力源。加速推進海龍科技創新產業園區建設,并積極爭取將廣佛科技創新產業示范區提升為省級綜合試驗區,形成“廣州創新大腦、佛山轉化中心”格局,建設粵港澳大灣區科技創新重要節點。立足“廣佛極點”,更高、更深層次推動區域合作,打造“廣佛高質量發展融合試驗區”,服務與支撐粵港澳大灣區世界級城市群的協同發展。
本次論壇活動中,在中國科學院領導和廣東省市領導的見證下,中國科學院科技產業化網絡聯盟的運營單位中國科學院喀斯瑪控股有限公司與廣州市荔灣區人民政府,喀斯瑪匯智(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分別與廣東盛譽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北京青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簽署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標志著中國科學院(粵港澳大灣區)喀斯瑪科創中心正式進入籌備階段,荔灣云城等項目即將啟動。
同時,中國科學院院士劉嘉麒,中國科學院自動化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譚民等特邀專家,圍繞《加強多產業互聯促進新材料發展》《FAST饋源支撐整體控制系統研究》《5G和工業互聯網》《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在線路板行業的應用》等主題做了主題報告。
據悉,論壇后續還舉行中科院科技成果創投項目路演匯,屆時會推薦來自中科院8個科研院所的12個項目,主要集中于生物醫藥和先進制造兩個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