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貴陽10月17日消息(記者王珩)“忙是忙了點,但干得多掙得多,沒有理由不好好干嘛。”居民楊啟艷笑著說,現在收入穩定,生活方便,日子越來越有盼頭了。
楊啟艷是開陽縣的建檔立卡貧困戶,自今年6月從開陽縣花梨鎮深山里搬遷到縣城東湖社區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后,她就參加了當地組織的就業培訓,并在集中安置點配套的社區農貿市場做起了生意。
楊啟艷一家的滿意得益于貴陽市通過將搬遷與產業扶貧、社區管理服務相結合,積極搭建創業就業平臺,為搬遷群眾解除后顧之憂,成功走出了一條山區農民發展的新路子。
自2016年以來,貴陽市嚴格按照“六個堅持”要求,大力開展“共筑行動”,縱深推進“五個體系”建設,真正實現“實施一個項目,安置一方群眾,脫貧一批家庭”,確保搬遷群眾“搬得出、穩得住、能脫貧”。
如何解決貧困群眾生存與發展問題,貴陽市制定出臺了30余個文件,形成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易地扶貧搬遷政策體系。精準鎖定搬遷對象。共實施搬遷12090人,2017年項目2042人全部為國家建檔立卡貧困戶,2018年項目10048人全部為交通不便、群眾認可度高的同步搬遷人口。嚴把工程質量關口。在縣城規劃區域內選址,按照商品房標準建設,落實法人責任制、招標投標制、合同管理制、工程監理制,及時開展階段性質檢和竣工驗收,為群眾建設好房子。
圍繞“貧困戶搬遷后生活怎么辦”問題,貴陽出臺《中共貴陽市委 貴陽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和完善易地扶貧搬遷后續工作的實施意見》《貴陽市開展“共筑行動”推進搬遷群眾融和發展實施方案》《關于開展“共筑行動”切實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后半篇文章”的通知》,充分調動和激發搬遷農戶、黨員干部和社會力量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幫助搬遷群眾盡快融入新環境,增強后續發展能力,推動“五個體系”建設縱深發展,不斷提升搬遷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易地扶貧搬遷的目的就是要村民脫貧致富。”貴陽市農業農村局黨委書記、局長田勝松說,“我們不是一搬了之,而是充分考慮如何促進貧困農戶增收。因此,我們把易地搬遷和扶貧產業發展結合起來。”
安居方能樂業。通過大力實施就業扶貧、創業帶動就業、技能培訓促就業、公益性崗位安置等四大系統工程,貴陽全力推進易地扶貧搬遷就業幫扶工作,確保有勞動能力家庭每戶都有一人以上穩定就業。目前,貴陽市已引進扶貧車間4個,可安排群眾就地就近就業450余人;開陽縣正在建設的12000平方米標準化廠房完工后,可提供就業崗位1000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