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上海6月9日消息(記者吳善陽)上海市教育委員會、市綠化和市容管理局、市機關事務管理局近日聯合召開2019年高校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推進會暨校園垃圾分類工作專題培訓,對學校生活垃圾分類工作進行一次再學習、再動員、再部署,進一步促進校園生態文明建設,倡導學生牢固樹立社會主義生態文明觀和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加快建立學校生活垃圾分類實施體系,提高全體師生的生活垃圾分類和環境保護意識,建立長效的生態文明綠色發展宣傳機制,逐步建立校園生活垃圾分類的常態化、長效化,建設綠色、美麗校園。
會議透露,市教委將按照國家和市委市政府總體部署,進一步著力提高大學生垃圾分類和環境保護意識,建立長效的生態文明綠色發展宣傳教育機制,全面推動綠色學校建設,一是堅持育人為本,全面實施。把垃圾分類和生態環保教育作為校園精細化管理和全方位育人工作的有機組成部分,統籌做好組織管理、宣傳教育和校園配套建設等各項工作。二是完善機制,創新發展。根據市、區、校三級管理職責,加強部門聯動,創新思路,充分利用社會資源,合理有序推進校園生活垃圾分類工作。三是突出重點,培育特色。貫徹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基本國策,牢固樹立社會主義生態文明觀,根據學校自身特點,開展豐富多彩的品牌活動項目。最終形成人人知曉、普遍參與垃圾分類的良好氛圍。
上海音樂學院學生作曲、演唱的垃圾分類宣傳曲《垃圾分類一道來》及校園垃圾分類H5小游戲亮相大會現場。上海交通大學、華東師范大學、華東理工大學、東華大學、上海大學、上海師范大學六所高校志愿者社團代表被授予“上海高校垃圾分類志愿者團隊”旗幟。上海大學“綠漾”生態文明宣講團作為學生社團代表作了交流發言。會議還邀請華師大生態環境學院張勇副教授為大家作題為《生活垃圾分類與生態文明教育》的專題培訓,華東師范大學、上海師范大學、市學校后勤協會校園管理專委會作交流發言。